老那的中秋节

“我奶奶昨晚上跟我说了,一定要吃她做的月饼,这样我才能痊愈。”

“你奶奶都走了几十年了,怎么能知道现在你的状况?做梦了吧?赶紧起床吧,这秋高气爽的周末,就别赖床了。”

“我起来也哪儿都不能去。不起!”

继续阅读“老那的中秋节”

西口情

网上听歌,一阵恢宏的管弦乐夹杂着若隐若现的二胡响起,突然那声熟悉而苍凉的唢呐声吸引了我。接下来看到歌名《西口情》,引出来的是一阵悠扬的扬琴。一声

“走西口的眼泪

流不尽祖辈的柔情

黄土坡驼铃传来的时候

口外的哥哥

挂着故乡的亲亲”

继续阅读“西口情”

渥水 – 2023春 – 短文集

卷首语

渥太华的五月,郁金香开满了大街小巷,道斯湖畔。春的气息,飘满了首都的天空。这一期的《渥水-春季篇》,我们给读者准备了十篇短文。您可以在春风金柳的吹拂下,欣赏作者们给您准备的美文。

音乐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你有过独自聆听一首心仪的交响乐时,心底那块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触动,而潸然泪下的时候吗?那你一定要来读读海边的《美的自失》和她一同来找找共鸣吧。

“让自己心安的地方不在地上不在天上,而是在心里。”
                                        
人生就是一场朝圣之旅,对于大多数的移民来说,不管你是因何目的而奔赴了新大陆,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朝圣之地,几乎人人都会经历过心灵上的犹豫彷徨,然而大多数人在经过了自己为目标不懈努力之后,都能在自己心中寻到安心之地。木子的《朝圣之路》很详实地描绘了老蔫一家的朝圣过程。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以人类无法想象的超高速发展着,是福、是祸?人类是否被手机绑架了?是否会为手机而神魂颠倒?神、人、手机间可有什么必然的量子纠缠?看了瘦灯的《丰爷丢了》可能会给你些启迪。

作家李慧奇以游客的身份写下了这篇《寻访绿山墙安妮小屋》游记。给读者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因著名的童话小说《绿山墙的安妮》而闻名的旅游景点。详细介绍了作家的写作生活经历。读着游记会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让世界充满爱,这样的话题你可以在烟波浩渺,众多人与自然和平友好温馨相处的故事中俯首拾来。李慧奇这篇《鸟儿,在窗前飞过》就是这沧海中的一朵浪花。

笑言用细腻的文笔,流转烤红薯地道的浓烈焦香,氤氲滚烫的人间甜滋味,生动形象具体,情感饱满。字里行间抑扬顿挫简单的幸福,是寒冷的冬天,在家乡的街边买上一个,外焦里嫩流着焦褐色浓稠液汁的的烤红薯。和心爱的人分享简单的快乐,是边走边吃体验舌尖上的记忆,甜甜糯糯的熟悉味道,心满意足中手暖、嘴暖、全身暖。

“四月,是耕耘的季节、是创作的季节、是激情绽放的季节。我满怀喜悦地准备器皿,来装载存放八月份的瓜熟蒂落。”旅居海外坚持追求艺术真谛的画家路风老师,以她多年的教学经验,辛勤耕作,勤于灌溉,谱写了这篇《四月是激情绽放的季节》

若寒的小说《躺平的生活有点拧巴》把一落魄被移民准备躺平一生的人的生活描绘得很有真实的画面感。人物对白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得很到位:妻子的跋扈和老段山东人的豪爽与古道热肠。读者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其实郭待醇就在你的身边。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觉,观察到色彩斑斓的人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雪犁通过她面朝大湖的窗口,看到了《小红船》的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岁月悠悠,时间如梭。当你回忆自己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时,珍藏在脑海里的是一段什么样的时光?来看看拜友弘诗在他的《知青岁月》里是给你讲的是什么样的经历。

山东寇庄初冬的夜晚,冷风嗖嗖吹打着玉皇庙的窗棂,一弯残月,在不时飘来的几朵云雾中穿梭着,若隐若现。庙内的供台上,两只烛台的底部结满了滴落的蜡油,蜡烛已经燃烧得剩下不多一截。昏暗的供台下,一只捆绑结实的麻袋,突然蠕动了起来,看上去应该是什么活物,尚未打开,是即将奉给玉皇的贡品吗?

继续阅读“劫”

渥水 – 2022冬 – 短文集

卷首语

亲爱的读者,《渥水》大型网刊第二十期2022年冬季版,带着雪花的浪漫和诗情同读者见面了。本期三个部分收录了三十多篇作品,精彩纷呈。我们冬季组的责编们(空谷和泰华)向为本期赐稿的诗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欢迎读者们赏读、分享、点评本期刊物。

白雪皑皑的冬季,当你漫步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之下,会令你产生无限的遐想与感悟。在这期《渥水》网刊的短文篇,我们收录了来自十一位作者的十二篇短文。你可在冬日周末的晚上,静静地打开网页,在他们美妙的文字里荡漾。

大卫的《电话那头》道出了父亲走后,自己与母亲在最后日子里的亲身经历,写下了催人泪下的夫妻情,母子情。

孙博既是一位美食家,亦是一位烹饪高手。听到“凤凰投胎”这四个字,您想到的是什么?这篇《雪中凤凰投胎》以与太太三年前的回归故里,品尝名粤菜“猪肚鸡”为开端,引出了这道名菜的起源。如今太太点菜要吃“猪肚鸡”,作者亲自下厨实践,将这道菜的制作过程一一展现给读者。思念家乡的游子,在大雪纷飞的他乡,吃着家乡的美食,自然也是一种对回不去故里的一种思念。

多伦多的冬天让人爱恨交集,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看原志这位南国的女士在《多伦多的冬天–想说爱你不容易!》是如何面对这多雪的北国都市生活的。

雪犁的《风雪袭人白脸山》给你描绘出了一幅不怕艰险的一群摄影发烧友们,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畏艰难,拍摄出了壮观的白脸山风景。

“兄弟姐妹骨肉天亲、同根连理、血脉相承、千般缱绻,这份亲情是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永不散去的家宴,这份亲情把我们的心拉得很近、很近……。” 拜友弘诗《云端家庭会议》道出了浓浓的兄弟姐妹之情。

个人的命运与时代息息相关,瘦灯的《苦根儿》以时代的脉搏为主线,描述了时间的沧海桑田是怎样对一位头脑灵活但命运多枭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笑言的《阳》将后疫情的现状,用他的手中的笔,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经历了三年的疫情,群居动物的人类,迫不及待地相聚,公司的party,国内挺过了严酷的清零封控后的开放,使得疫情再度猖狂向人类反扑。被疫情隔绝了的大洋彼岸的亲人们,相互的牵挂,道出了人间真情。

男楚辞女诗经这是传统的中国人给孩子取名的惯例,“取个好名子,要寓意好、笔画优美、还要读着响亮上口。”真不容易。木子在他的《取名》中把老方如何给孙子起名的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了读者。

杏花春雨的两篇微小说《变味》与《通透》展示给读者不同的人们,退休后的生活与各自物质、精神上的差异。

“林子是月光的家,她舒适、安然,她会在高高的树上跳舞,把树干扭成钢管。她会撺掇着树影婆娑起舞,演绎出许许多多关于夜晚的神秘故事。”叔丁的《月光滑》活泼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幅常人难以想象的雪夜越野滑雪的画面,令人惊叹不已!

“山东寇庄初冬的夜晚,冷风嗖嗖吹打着玉皇庙的窗棂,一弯残月,在不时飘来的几朵云雾中穿梭着,若隐若现。”那煜公子在走出那家庄的路上被人劫到了玉皇庙,夜半三更他能躲过这一《劫》吗?空谷会告诉你这结局。

(空谷)

加拿大四季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