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水 – 2022秋 – 短文集

白杜鹃

作者:若寒

编者按

若寒的小说《白杜鹃》描写了一对跨越四十年,穿过战火硝烟,大洋两岸恋人的故事。这是一段非常感人的爱情,人物质朴执着,用四十年书写了一部感人的浪漫爱情诗篇。四十年,仿佛有一个魔瓶把他们的灵魂放在里面,世俗的烟火不曾熏染。若寒的文笔流畅,朴素,又不失灵动,让《白杜鹃》愈加富有感人的魅力。

——编辑一尘

一九三七年四月,广州,国立中山大学。

李静急匆匆地从一个教室赶到另一个教室,无暇欣赏路边的春柳和杜鹃花。忽然一阵风把她的帽子吹起,飞落在一株柳树下。树下的青年敏捷地抓住飞来的帽子,抬头寻找帽子的主人,看到李静正大步走来,赶忙迎上去。

“同学,这是你的帽子吧?上面的杜鹃花很别致。”他把帽子递给李静。

“谢谢,不知道这阵风是从哪里来的。”她接过帽子,还给他一个甜美的微笑。她转身要走时,忽然感到好像在哪里见过他,不由自主地回头又瞟了一眼,还是没想起来。

这节生理课李静有些分心,他的影子总是在她眼前忽隐忽现。课上完了,同学都离开了,她仍然坐在那里。

“你不饿吗?该去吃中饭了。” 低沉且温柔的男中音在她身后响起。她回过头,吃惊地发现他站在身后,觉得有些不知所措。

“啊,这就去。你也来上生理课?”

“临时选修的,第一次来。我发现这人体生理课蛮有意思的。”

当李静的眼神与他射来的视线相碰时,她好像触到灼热的日光,赶紧低头躲闪。

“王大雄,历史系,二年级。”他边自我介绍,边伸出右手。

当她握住他有力的大手时,忽然记起几天前她曾在篮球比赛场上见过他。李静对篮球赛并不热衷,是她的一位女同学拉她来的。场上的对抗和场下的呐喊一点也不能提起她的热情,倒是一个大个子球员引起她的注意。

“李静,医学院,一年级。我……”

她想说我见过你,忽然改变了话题:“你也应该饿了吧?我们去吃午饭吧。”

他们并排走向饭厅,她一路默默无语,他只是说喜欢她的发型和帽子,特别是帽子上的白色绢杜鹃花。

一九三八年八月。

本来宁静的校园不再宁静,卢沟桥事变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李静和王大雄双双积极投入校园的抗日活动中,这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待在一起,他们彼此很快陷入暗恋中。

八月底,日军飞机开始轰炸广州。十月十二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在广州沦陷前,中山大学被迫西迁。王大雄随学校迁到云南,而李静则随父母去了香港,转学到香港大学。从此他们人各一方,无法联系。

一九四零年,中山大学搬回广州坪石镇、乐昌县等处,办学条件艰难无比。王大雄的学业也异常困难,还好那里有杜鹃花。他坚持了下来。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山大学迁回广州石牌原址。这时的王大雄已不再是学生,而是一名历史系教师。他仍是孑然一身。这些年,他没有李静任何消息,然而他无法忘记她,他始终感觉有一根无形的线把他俩的心连在一起。

杜鹃一年复一年地花开花落,王大雄转眼已近四十,家庭的压力愈来愈大,他无法抵抗,与邻居之女赵娟结婚。赵娟在绢花厂上班,她厂生产各种绢花,包括白杜鹃。结婚前,大雄曾多次想让赵娟给他做一株白杜鹃,终究没敢开口。结婚后,他感觉更没有必要,他必须把他的白杜鹃压在心田的最深处。

李静从香港大学毕业后,在一所医院做妇产科大夫,几年后移民美国,继续做妇产科大夫。她的事业顺风顺水,不几年她就成为一位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可她的感情一直是空白,一人独来独往。

王大雄的日子愈来愈接地气,妻子诞下一儿一女后,他更是家里家外忙得不亦乐乎,心底里的白杜鹃的骚动渐渐变得轻微和稀少。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他的事业也蒸蒸日上。正当他计划退休享受幸福晚年时,妻子猝然患病过世。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与爱人生死别离,不过这次是真正的生死。

一年四月,李静来到加拿大温哥华参加学术会议。那里盛开的杜鹃花又勾起她久远的回忆,她想起中山大学,她想起王大雄。她有了在这里度过余生的想法,好让她每年都能够尽情地享受杜鹃花的芬芳。第二年,她在温哥华购置了一处房产,以便退休后在此长期居住。

一九七八年,中国再次敞开国门,与外国的学术交流也日趋频繁。中山大学医学院邀请中山大学校友Azalea Lee教授来做学术交流。她作报告时,报告厅人满为患,大都是冲着“校友”而非“教授”头衔而来,王大雄就是其中之一。

Lee教授进入会议厅,用中文说道:“亲爱的校友们,大家晚上好!”

大厅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亲切的乡音使大家群情激奋。王大雄却没有鼓掌,他木然地盯着Lee教授头上的帽子。更确切些,是别在帽子上的白杜鹃花。

“是她吗?这怎么可能?一定是凑巧了。”他反反复复地肯定和否定自己的判断,直到报告结束。他迫不及待地找到主持人,说他想和Lee教授说几句话。主持人立刻把他介绍给Lee教授:

“教授,这是王大雄教授,历史系主任。”

当听到“王大雄”三个字时,她的眼神忽然一亮,开始细细地打量他。

“王大雄教授……您是不是中山大学历史系的学生?”

“是的,您见过我?您是……”

“我是李静。”

“啊……您真的是李静?那个医学院的李静?”

“是,我就是。那您一定是那个王大雄了。”

主持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说:“你们好像认识,真是不可思议。我看这样吧,王教授,您愿意不愿意参加今晚的晚宴?”

“这个……真不凑巧,今晚我有事,实在抱歉,”他转向李静,“如果可能,我想明晚请Lee教授到我家做客。不知可行?”

看到主持人询问的眼神,李静答道:“我非常高兴到王教授家做客。不知你们的安排……”

“没问题,本来安排我请客。那我改在后天吧。”主持人答道。

实际上王大雄当晚无事,他如此说是因为他太激动,担心到时会语塞。他需要时间使自己平静下来。

第二天的晚宴上,王大雄仍旧十分激动,以致把想好的话几乎忘光。他只是告诉她他这些年的经历,他的家庭。

“您太太……”

“她在三年前过世。”

李静一怔,马上恢复平静。说道:“哦,对不起,我不该问起……”

“不不不,这不能怪您。”

她只是介绍了她的事业经历,对她的家庭却只字未提。他想过问,踌躇再三,终未开口。

一个月后,王大雄收到李静从美国寄来的信,邀请他在方便的时候到她那里做客。他回信说他正在办理退休,退休后一定会安排。从此以后,王大雄几乎每星期都收到李静的来信。一天,他发现一封信里只有几页发黄信纸。他感到奇怪,赶紧打开,发现落款日期竟是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日。他立刻明白,这是她四十多年前写给他未能寄出的信。以后他陆续收到三十几封这样的信,日期跨度竟有十年。这时他确信,李静一直等了他十几年,说不定她一生未婚。

再也不能等了,他得马上知道她的婚姻状况,他打了长途电话。

事实正如他所料。李静一直在等他,家庭的压力也无法撼动她的初衷,最后只好移民美国以躲避家庭压力。移民到美国后,她仍然坚持不婚,尽管她知道与他走到一起的可能性极小。她不能强迫自己忘记他,忘记中山大学的杜鹃花,她索性把英文名改为杜鹃花(Azalea)。这次在中国能与他重逢也许是个意外,可是她认为这是她坚守几十年的回报。

故地重逢使李静趋于平静的心再次激荡起来,她萌发了与他结婚的念头。约请他到美国做客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机会,了解一下他的想法。

王大雄很快办完了退休手续,通知李静他已准备好赴美。不久,李静来信通知他到加拿大温哥华,而非美国。说她也办完退休,计划移民到加拿大温哥华。

一九八零年四月。

王大雄来到了温哥华,迎接他的是怒放的杜鹃花,当然还有最吸引他的李杜鹃。

一月后,他们在温哥华成婚。

渥水 – 2022秋 – 古典诗

秋稔

作者:拜友弘诗

【行香子】

秋暮天凉,已降寒霜。
雨萧萧,风打西窗。
百花凋谢,但闻残香。
更粟同熟,果同硕,地同黄。

令时不怠,欣收稼穑。
万乡农户舞镰忙。
丰登千顷,颗粒归仓。
尽家中欢,心中喜,囤中粮。

(词林正韵.晁补之体)

渥水 – 2022秋 – 现代诗

秋日玫瑰

作者:Edith

你没有开在山谷
没有开在深深庭院
你安静地吐露若有若无的芬芳
在路边一棵落尽秋叶的树旁

我听见你幽幽的歌唱
听见你回忆的琴音轻弹
你的淡香缭绕述说
春天里的迷蒙,成长
夏日里的繁盛,好时光

如今你婷婷立于风中
摇曳是你在天空下的舞蹈
我看见月夜里失去色彩的你
准备散成花瓣,乘一枚枚叶舟远航
或是和泥土一起入梦,怀雪

渥水 – 朗读版 – 2022年9月号

渥水朗读版编委会

责编:晓冬
主编:楚楚
编委:云光、任义、晓冬、泰华、博文、挺好、楚楚(以姓氏笔画为序)

刊名题字:于旭升
封面设计:瘦灯
封面摄影:雪犁
排版编辑:晓冬

渥水朗读版简介/征稿要求

《渥水》是渥太华四季诗社主办的大型文学网络刊物。《渥水》朗读版是渥水文字版的延伸。《渥水》是一个诗意的名字。“渥”指渥太华、“水”取其“河流”之义,水是涌动的生命之泉,“汴水流泗水流”,渥水之湄,如此美好。

朗读版将由诗社热爱朗诵的朋友们用美好的心灵和声音演绎诗社的原创作品。让芳香精美的文字插上动听悦耳的声音的翅膀。朗读是对于原创文字作品深刻理解后的再创作,也使原创文字作品在适应朗读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让听众得到双重的艺术享受。

投稿请发邮件:woshuilangdu@gmail.com,每邮件限投一件朗读作品。

朗读内容

自选朗读任何经典、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鼓励选择四季诗社的原创作品。

投稿要求

朗读时要先读出作品题目和作者名。尽量做到吐字清晰,发音准确,采用标准普通话。音频背景噪声小。鼓励自行配乐;

投稿邮件应包括:

  • 作品文字。
  • 朗读音频mp3文件。
  • 朗读者简介(可以用笔名, 鼓励提供照片)。
  • 鼓励提供作者简介。

渥水 – 2022夏 – 短文集

威腾堡

作者:李毅

威腾堡(Wittenberg)是德国一个古色古香的中世纪小镇,位于首都柏林西南约九十公里。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这里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开启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以九十五条论纲为基石的宗教改革,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响亮地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不仅改革了宗教,而且改变了全世界。今天的民主、自由、平等无一不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说起马丁.路德,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人很容易想起的是美国的民权运动领袖小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他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说,是学英语的人必背的范文。他父亲是一个牧师,姓金(King),名叫迈克尔(Michael)。迈克尔的妻子1929年1月15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生下一个儿子,他十分喜爱这个孩子,给孩子取和自己一样的名字,也叫迈克尔。1934年,为了激励自己成为德国宗教改革倡导者马丁.路德那样的人,他把自己和儿子都改名为马丁路德。小马丁路德.金领导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并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小马丁路德.金在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被暗杀。

德国的马丁.路德于1483年11月10日出生于艾斯莱本(Eisleben)。当时德国作为一个国家还不存在,艾斯莱本和威腾堡都是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的一部分。他姓路德(Luther),名叫马丁(Martin)。1501年马丁.路德17岁时到埃尔福特(Erfurt)大学学习法律,他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律师。但他对法学没有兴趣,很快转学神学和哲学。1505年7月2日,他在雷雨中遭遇雷击,几乎丧命,此事使他决定献身于神,并要做一名牧师。这个决定让他的父亲非常失望。他于1512年10月从威腾堡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在该大学神学院任教职,很快任神学院院长。

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背景、过程及对当时及现代社会的影响,有大量的书籍和文章可以参考,最著名的是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ax 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这里不做过多的阐述。简而言之,当时的欧洲刚经历历史上最黑暗的中世纪,腐败、贫穷、战争、疾病盛行,贫富等级分化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的基督徒需要通过神职人员作为中介与上帝交流,听神职人员讲读圣经,通过神职人员向上帝祷告和忏悔,以求自己的罪过得到赦免。

引发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的导火索是罗马教皇为修缮罗马圣彼得教堂筹集资金,出售赎罪券,富人可以通过购买赎罪券,由罗马教会授权的神职人员赦免其罪过。可以想象,大多数人因为贫穷没有这一特权。这样腐败更加盛行,富人更加为所欲为。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威腾堡城堡教堂的一扇门上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公开反对和抗议出售赎罪券。他的核心思想是:(1)任何人只要接受耶稣基督作自己的救主,让耶稣基督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认罪悔改,就可以因信称义,罪得赦免,灵魂得救,获得永生;(2)审判是只有上帝才有的权柄,世上的任何人都没有;(3)罪的赦免或永生都不能通过好的行为(如行善事、捐钱出力等)获得,而只能通过信徒对基督的坚定信仰由上帝的恩惠所赐予;(4)每个人都有权自己解读圣经,不必经过神职人员就能与上帝直接交流,向上帝直接祷告。这等同于说罗马教皇无权宣判或赦免任何人的罪,也不是解读圣经的权威;基督耶稣以下人人平等,教皇和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富人不可能用钱来为自己赎罪。这些都直接挑战了教皇的权威,损害了教皇与权贵们的利益,被他们反对和抵制。但他的思想对那些由于贫困、疾病以及那时教会的腐败与压迫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广大民众来说,如同黑暗中突然亮起了一盏明灯,得到了他们积极的响应。他的九十五条论纲被从拉丁文译为德文及其他语言,很快传遍德国和欧洲,如同干柴遇到烈火一样熊熊燃烧起来。

马丁.路德提出的变革的最大特点是,他不追求任何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在中国历史上,自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来,发生了大大小小非常多的起义和变革,但无外乎起义者自己最终变成了新的王侯将相,换汤不换药,所有的一切又重新开始轮回。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也一样。而马丁.路德的改革,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包括他自己都没有特权。既换了汤,也换了药。这一点,奠定了今后平等、自由、民主的思想,为欧洲的复兴、人类文明包括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今天世界格局的形成铺垫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中国人很难理解宗教在欧洲的重要性。中国大陆过去在介绍欧洲复兴时,大多只讲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对宗教改革很少提及。实际上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地理探险,都只涉及文艺工作者及探险家等少数人,但是欧洲的复兴不可能是只靠少数人就能做到的事情。由于在当时的欧洲几乎每个人都是教民,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改革直接触及几乎每一个人的内心,告诉他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教导他们不依附于任何人,反对迷信权威,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责任,从而解放了人们的创造力。同时,马丁.路德及其他人将以拉丁和希腊文为主的圣经翻译为德文、英文、法文及其他文字,为普通大众直接学习圣经创造了条件。出于自己阅读圣经和向上帝直接祷告的渴望,广大民众积极识字和学习文化,降低了文盲率,推动了教育、文化和科学的发展。所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既是一场由草根发起并得到广大草根民众积极响应的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文化运动,促进了人口素质整体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

马丁.路德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触犯了教皇的权威,他的新教被宣布为异端邪说,他被开除教籍,被判处死刑。任何人可以不经报告直接杀死马丁.路德而不会被追究任何责任。新思想和旧势力之间越来越严重的冲突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引发了欧洲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死伤最为严重的战争之一。这场战争迫使罗马教皇真正接受新教的地位,同意神圣罗马帝国各地区可自由选择新教或者天主教作为信仰。新教的兴起削弱了教皇的势力,动摇了神圣罗马帝国存在的基础,使之摇摇欲坠,并于1806年解体。1871年,一些说德语的小国家和地区统一起来,成立了德国联邦,这是德国的第一次统一。1620年,许多新教徒为了躲避罗马教皇的迫害远走他乡,随着五月鲜花号船来到新的应许之地——北美洲,欧洲掀起了向新大陆的移民潮,在北美按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建立了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新兴国家。可以说,今天世界版图的形成,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紧密相关的。

马丁.路德于1546年2月18日在出生地艾斯莱本因病去世,终年62岁。他的灵柩被运回威腾堡,葬在城堡教堂。他安息在这个和他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地方,永远地留在了这座美丽的小镇——威腾堡。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威腾堡改名为路德城.威腾堡。

今天的威腾堡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马丁.路德的故居(Lutherhaus)现在是博物馆,展示着许多当年的生活场景。他与修女卡塔琳娜.冯.博拉(Katharina von Bora)结婚后在此居住,生育了6个孩子,还养育了6个孤儿。博物馆内有一座卡塔琳娜的雕像。像中的卡塔琳娜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修道院的门,与马丁.路德结合,成为他进行改革的坚强后盾。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的城堡教堂虽说就规模与装饰的华丽程度而言,别说在全世界,连在德国都排不上号,但若谈及对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教堂则非她莫属。平等、民主、自由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并熊熊燃烧到全球,今天的我们仍然沐浴着它的灿烂与温暖。

加拿大四季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