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作者:馨阅

严冬来临
冷风皲裂皮肤
灰朦朦天空
藏青色大地
暗褐色树干枝条
想要抓住天空的衣裙
荒漠大地素颜朝天
飘雪是冬日盛大节日
让大地披上圣洁银装
让高低起伏的都站了起来
耸立于天地间
戴红帽子围围巾的雪人
冒着烟的房舍
试图摸着天空的摩天大厦
在白茫茫大地上
踩下的一串串脚印
在街上尾巴冒着汽
在跑的车辆
在壁炉里燃烧的炭火
在茶几上摊开的诗书
一杯冒着热气的黑色咖啡
一只在笔记本上
写下诗行的瘦笔
字迹是未干的
带着思想的气息
Four Seasons Poetry Society (FSPS)
作者:宏伟
2025-01-11
清晨仙藻随风舞,
弥漫天宫。弥漫天宫。
玉蝶飘飘、云破夕阳红。
霞光万丈冰霜暖,
久恋青松,久恋青松。
梅雪相框,暗暗启春容。
(词林正韵, 李清照 体)
2025-01-11
梨花开满林间树
山野银装,山野银装
袅袅澌澌、风卷碎琼扬。
空中玉蝶翩翩舞。
忆剪西窗,忆剪西窗。
梅雪相依、墨客恋情长。
(词林正韵,李清照 体)
2024-12-05
飞花满院寒生。望松半月霜擎。
崇山野岭霰龙呈。九州灵。
仙家阆苑云烟远,禅雕碧树冰清。
苍穹瑶圃异乡情,五湖明。
(词林正韵)
作者:木子
人活着得有些理想,但有些理想没钱却只能是空想。
小杜面临的难题就是缺钱。毕业前他规划个人发展方向时,选择了带黑帽子这条路,不是因为这条路前景最好,而是因为其它两条路都够不上。戴红帽子需要根红苗正,不是一出生就含着老辈打江山传下的金钥匙,就是善于经营上下级关系且有伯乐提拔。戴黄帽子需要有商界人脉,更需要资金来源。小杜掂量自己,哪怕使出浑身解数、拉上七姑八姨的关系,跟这两条都沾不上边。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靠付出辛苦、靠学好外语学好专业课再出国深造,途虽遥远,总有走通的一天。偏偏出国学习也需要钱,别的不说,要出国门一张飞机票就八九千块钱。想想自己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小杜觉得有些绝望。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小杜的道就是搞课题。毕业后,他在一所大学当老师。大学不坐班,授课之余时间自由,正好用来搞课题。开始时,做课题是为了积累经验、为了得奖、为了晋升职称。可一看那些老教师们两袖清风、烛尽泪干的状态,就觉得这样一眼望到底的人生没有意思。世界天阔地广,何不趁年轻去闯一下?也许最后结局是一样的,但不试一下,终究还是心有不甘。
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小杜看到一线希望。
实验室里,小杜正和几个同事一起秘商,该怎么给自己淘弄些年终奖金。发年终奖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十几年以后是,但在当下却不是。本科生毕业分配工作,一个月工资只有五十几元。小杜是研究生毕业,一个月也就八十多元。有一次小杜和同事小胡一起到中关村买电脑,一台80286电脑标价两万多。吃中饭时看到街边有一家加州牛肉面馆,小胡拉着小杜走了进去。两人落坐,各点了一碗牛肉面,五元一碗。面碗里码了八九块牛肉,分量很足。牛肉面配上葱花,色香味俱全。那会儿,街上还没有麦当劳和肯德鸡,加州牛肉面算是新潮,让人趋之若鹜。小杜第一次吃,连说好吃。不过一想起一碗很好的肉丝面才五毛钱一碗,就觉得肉痛,说要是老卢来,就肯定会去吃肉丝面了。小胡说咱这么大买卖,这顿饭当然是卖电脑的老板请。
老卢是教研室主任,平时不多言不多语,颇有城府。他领衔让小杜、老王、还有小胡一起做一个横向课题,已经一年多了。为了这个课题,小杜三人除了平时的教学任务,一有空就钻进实验室忙活。
实验室的门关着。外面看不到的角落处有一张桌子。桌边围坐着老卢、老王、小杜和小胡。老卢开门见山:“今天的议题就是怎么给大家发年终奖,希望大家集思广益。” 在座每个人都不说话,空气有些冻结。老卢开场白的言外之意,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虽说课题经费由甲方提供,但只要在科研处入了账,就只能用于报销设备费差旅费。按财务制度,项目结余算学校创收收益,无论课题组里每个人投入多少时间和劳动,个人一分钱也拿不到。最多就是项目结束时学校开大会表扬一下发个奖状。
看大家不吱声,老卢循循善诱:“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别的课题组都有办法能搞出钱来发给大家,就一定会有办法。别人做得了初一,咱就可以做十五,只要不违规就行。”说到违规两个字时,老卢特意拖长了发音,像在念拼音。可到底怎么做,做什么,老卢却不明说。在场几人除老卢外,老王年纪最大,摆出一副冯巩般的笑脸,老神在在,故作沉思,就是不肯第一个回应。小杜心里嘀咕:有钱拿当然好,但再怎么说,要从课题经费里名正言顺地出钱,终究还是要有奇思妙想的。
几个人里,小胡算是个异数。他在教学和科研上都不卖力,但为人活络,人缘好,有他在,气氛就活跃很多。谣传说他脚踩两条船,在外面兼职开着公司。小胡看着几个人冷场,就清了清嗓子,笑嘻嘻着说:“你们知道吗,我们在校园里关起门来搞科研,外面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很多公司。公司之间经常有账目往来,互相提供服务,就像我们给甲方做项目,甲方付钱给我们一样。”说到这,小胡打住,笑眯着眼睛看着其他几人。
小杜灵光一闪,“你是说我们用课题费买服务?那何必费这么多功夫自己做?”小胡瞟了小杜一眼,“前半句挺上路子,后半句就呆了。”老王慢悠悠地插进来:“是不是只要有名正言顺的发票,钱就能流出去?”小胡笑了起来:“再往前想想。”没等老王接茬,小杜好像心领神会,嘴动了动,没发出声音。可其他人都看见了小杜嘴形动作传达的那两个字。实验室里一下子变得很静,静到小杜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时间很长,长到小杜以为时钟一下变慢了。他尴尬地笑了一下,打破了沉寂:“我什么也没说。”小胡笑道:“聪明人就是聪明人,不用多说。”于是三个人同时看向老卢。老卢沉吟了一下对小胡说:“发票必须是真的,写软件咨询服务费。过账手续费只要不超过百分之三就行,每人到手一千五。”小胡点点头:“没问题,明天我把发票带来。”老卢的目光慢慢扫过屋里每个人,和每个人都对视了一两秒,用放慢的语速说:“我今天什么都没说,你们什么都没做。今年大家都过个好年。”看到三个人都点头确认后,老卢带头起身走了出去。
小年夜掌灯时分,筒子楼里家家都开始忙着做晚饭,过道里烟气菜味缭绕、有些拥挤。小杜走过筒子楼过道进家门时,妻子菁菁刚把热气腾腾的饺子摆在桌上。看见小杜踩着饭点进门,抱怨道:“过小年,也不知道早点回来帮忙,你看我这一下午,又要接孩子,又要包饺子,忙得手忙脚乱的。”小杜脱下外套,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菁菁。她接过信封打开一看,不由得愣住了:“今天不发工资,你哪来这么多钱?”筒子楼里墙壁不隔音,小杜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小声说:“年终奖金。”“那是什么?没听说过啊!”菁菁有些疑惑。听小杜低声解释完缘由,她知道这事不能声张,可直到过大年,一想起那一信封的钱,心里都还乐着……
小杜继续没白天没黑夜地忙着搞项目,每年年终,都能拿到一个装满年终奖金的信封。每次拿信封,他都觉得按劳分配是理所应当,但又觉得有些不妥,这种弄钱的方式让人不安。让他兴奋的是,每次拿奖金都让他觉得离目标近了一些。三年后,小杜终于攒够了出国留学的机票钱,走了。
时过境迁,小杜和菁菁在国外打拼几年后建立了新的家园。十几年后他们回国探亲,回到当年的旧址。校区已不复存在,眼前只有陌生的街貌。街上人头攒动车流滚滚,周遭林立着豪华写字楼和高档居住区。
一处饭庄里,小杜与老王相聚畅叙旧谊。推杯换盏之间,难免不说起当年密谋分奖金的事,那可是他们当年共同的秘密。老王笑言:“当年那真是个事,放到后来,连个屁都不算。后来政策放宽,科研提成比例都有明文规定。”当说起这十几年的变化时,他感慨道:“八十年代真地很神奇,生活清贫看不清前路,却充满梦想和各种可能。”小杜应道:“是啊,和父辈比,我们要幸运多了。他们没得选,我们却有很多选择。”“每人选的道不同,结局也不同。你看,你选择出国,有了一份安稳平静的生活,也错过了国内的机遇。小胡后来下海经商发达了,可四十多岁就装了好几个支架。老卢靠着咱们几个做的项目得了奖,升了教授,后来官运亨通,一路升到副市长。两年前听说因收受巨额贿赂被判刑了。”“所以说冥冥中一切自有定数。只要努力过,就随遇而安吧。”小杜说罢,两人再次碰杯……
注:以此文献给当年意气风发、一起唱着“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人们。
《渥水》是由加拿大四季诗社创办于2018年2月的一份大型文学网刊。“渥”指渥太华、“水”取其“河流”之义,水是涌动的生命之泉。渥水季刊每期设有固定版块:短文,现代诗和古典诗词。《渥水》每季征稿/约稿并行。
投稿的稿件质量有一定要求,水平达不到要求的不录用,一视同仁。投稿请发邮件:siji.tougao@gmail.com。
文稿请尽量用Word附件提供, 文稿文件名为“文体-标题-作者名.doc”。文体为:古典、现代诗或短文。一类文体多篇作品放在一个WORD文件里。例如:古典-美食格律集萃-叔丁.doc. 如在渥水从来没发表过文字,请提供简介及照片。简介二百字以内。在渥水里发表过文字的作者,网上有你的作者页,不必再发简历与照片。
短文请左对齐,每段顶格起,不缩行。段落之间加空行.
关于现代诗或古典诗词,每位作者篇数不限,总行数不超过50行(空行不计)。
关于短文、评论及翻译等体裁,每位作者篇数不限,总字数不超过3000字。
古典格律诗词,请作者在文字最后附上平仄和所用韵表类别(中华新韵,平水韵,词林正韵)。最好有自动检测结果。不要一行文字一行平仄混排。
投稿文章中不要出现表情符号、图形符号。不可繁简字体混用。作者要认真校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错别字出现。
编辑有权修改文稿。若不希望改动,作者请投稿时注明。
总编辑:泰华
编委:博文、丁永和、豆角、空谷、木子、若寒、瘦灯、叔丁、他乡客、泰华、魏微、杏花春雨、雪枫、杨景荣、一尘、坐忘
(以姓名拼音字母为序)
《渥水》是由加拿大四季诗社创办于2018年2月的一份大型文学网刊。“渥”指渥太华、“水”取其“河流”之义,水是涌动的生命之泉。渥水季刊每期设有固定版块:短文,现代诗和古典诗词。《渥水》每季征稿/约稿并行。
投稿的稿件质量有一定要求,水平达不到要求的不录用,一视同仁。投稿请发邮件:siji.tougao@gmail.com。
文稿请尽量用Word附件提供, 文稿文件名为“文体-标题-作者名.doc”。文体为:古典、现代诗或短文。一类文体多篇作品放在一个WORD文件里。例如:古典-美食格律集萃-叔丁.doc. 如在渥水从来没发表过文字,请提供简介及照片。简介二百字以内。在渥水里发表过文字的作者,网上有你的作者页,不必再发简历与照片。
短文请左对齐,每段顶格起,不缩行。段落之间加空行.
关于现代诗或古典诗词,每位作者篇数不限,总行数不超过50行(空行不计)。
关于短文、评论及翻译等体裁,每位作者篇数不限,总字数不超过3000字。
古典格律诗词,请作者在文字最后附上平仄和所用韵表类别(中华新韵,平水韵,词林正韵)。最好有自动检测结果。不要一行文字一行平仄混排。
投稿文章中不要出现表情符号、图形符号。不可繁简字体混用。作者要认真校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错别字出现。
编辑有权修改文稿。若不希望改动,作者请投稿时注明。
总编辑:泰华
编委:博文、丁永和、豆角、空谷、木子、若寒、瘦灯、叔丁、他乡客、泰华、魏微、杏花春雨、雪枫、杨景荣、一尘、坐忘
(以姓名拼音字母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