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水 – 朗读版 – 2019年6月号

李国说诗词 – 将进酒

作者:李白
诵读:李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渥水 – 朗读版 – 2019年5月号

瑞姿诵读《不朽》 – 作者:欧震

作者:欧震
诵读:瑞姿

那个夜晚
我在台灯下
读着抗战英雄的故事
我为那些英雄的事迹而感动着、而震撼着
我仿佛看见了
记忆中的 一片无边无际的鲜红
我看见了
那些倒下的战友
血染的军装、泥土、山岗
以及无名的野花
和弥漫着硝烟的 晚霞

我还看见了另外一个人
他来自地图上方的那个国家
来自《红河谷》的故乡
他的名字叫
诺尔曼 白求恩
他离别得是这样匆忙
就像故乡枝头的 一片红枫叶
他飘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那个夜晚
我更看见了一种精神
一种让侵略者胆寒的精神
看见了一面旗帜
一面被战火撕裂的红旗
依然牢牢握在他们的手中
他们正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那个夜晚
我难以入眠
我在想着他们
那些有名的
还有更多无名的英雄
他们之中
有的已经跨过了万水千山
却最终没能淌过死亡的河流
有的刚刚加入抗战的队伍
却被无情的战火
折断了生命的翅膀……

当密集的枪炮声远去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
当中国在经历漫漫长夜之后
迎来了新的黎明
那是他们最光荣的时刻呵
可是,他们
却再也不能欢呼雀跃
只能用头颅绽放成鲜艳的花朵
在大地上
无声地歌唱……

今天,当鸽子
在蓝天上快乐地飞翔
当幸福的歌声
像风一样地 在春天的指间流淌
我们站在四月的阳光里
站在高高的纪念碑下
默默地想象着
他们模糊的背影、青春的面孔
想象着他们的眼睛
在关闭之前的 那一瞬格外明亮的憧憬
还有永远定格的 他们嘴角的笑容
虽然我们已经说不出他们的名字了
但我们知道
他们共同的名字 叫英雄

他们的躯体不朽
已长成了满山的翠竹青松
他们的灵魂不朽
依然在我们的血液里 奔流

作者

欧震,马鞍山日报编辑、诗人、词作家,著有诗歌集《目击》、歌词集《梦中的海》。诗歌作品《和你一同老去》、《爱》入选2003年中国诗坛佳作;在2005年的中国第一届诗歌节上举办了个人诗歌作品专场朗诵会;创作的朗诵诗作品《青春中国》,近年来成为网络点击率最高的有声文学作品之一,并由著名朗诵艺术家方明和电影表演艺术家鲍国安分别朗通在央视播出,同时被国家有关部门列入“中华经典进校园”活动的作品名单;同时《青春中国》及其姊妹篇《不朽》还被一些高等院校编入大学语文教材和播音主持专业的教材。

渥水 – 朗读版 – 2019年4月号

茉莉花开、泰华诵读《俯瞰京哈千里航路》 – 作者:泰华

作者:泰华
诵读:茉莉花开泰华

银鹰振翼起飞
轰鸣中凌空飞翔
从古老的京城
飞越千沟万壑
奔向千里之外的北国冰城

我坐在银鹰的翅膀上
从高空俯视大地
长城似细蛇蜿蜒于山巅
群山像从高天撒下的画布
起伏跌宕
又如松枝伸展变幻
冰冻的河
如舞女手中的飘带
起伏灵动 婀娜多姿

河岸的平阔处
散落着村镇人家
民屋点点
比邻而居
梯田如一层层年轮
向外延展扩张
平坦的农田像稀疏的棋盘
静静地等待着棋手
养鱼池上打磨的冰面
如明镜向天空反射着光芒

城市里的宽阔街道
画出了都市的喧嚣
行驶的车辆
如移动的小玩具
街区像细密的方格纸铺展
房屋又似集成电路板上
镶嵌的小小元件
整齐排列

可以想像
华灯初上时
点亮灰色的画布
如电流通过电路
如血液循环于血管
城镇将如生命体般
活力四射 生机蓬勃

不见了
惊心动魄的缕缕烽烟
不见了
铁马金戈的关宁铁骑
不见了
呼哨往来的响马长枪
不见了
凶残强横的日寇铁蹄
不见了
目空一切的沙俄炮舰

听不到了
激昂的搬运号子
听不到了
苍凉的逃难悲声

看到的是
和平繁荣的土地
自由的人们正在
创造幸福的生活
实现着祖辈们的梦想

渥水 – 2019春 – 短文集

春节快乐

作者:李光

又快到春节了。每年除夕,如果不在国内,都会和父母通视频,交流一下年夜饭的菜单和对春晚节目的点评,再就是说一声“春节快乐!” 年复一年,这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当然,好像父母永远都会在那一头回答我的呼叫。

元月初,82岁的母亲走近了她的人生旅途的终点。我从大洋彼岸日夜兼程,总算赶上和她道别。她走得很安详。前来悼念的叔叔阿姨和我说,不必悲伤,这个年纪离开,是白喜事。

白喜事终究还是白的。那一丝挥之不去的伤怀,需要时间去抹平。再通视频,说“春节快乐”时,就只能说给父亲一人听了。

连续忙了一个多星期处理完母亲的后事,我开始有时间静下心来,陪父亲聊天,和他聊怎样才能放开心怀去过好今后的日子。毕竟,父亲和母亲一同走过了61年的人生旅途,相濡以沫,共甘共苦,感情深厚。从今以后,他在那个处处留有母亲气场的老家里,那种睹物思人伊何在的感觉,想想都让我担心。他才是最需要时间去抹平那离别伤痛的人。

父亲告诉我,就在一个多月前,母亲拖着病体为他用缝纫机做了七条新短裤。母亲把短裤做好后交给他时,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你放好,慢慢穿。” 父亲说当时并未在意,因为他早已习惯了母亲做衣服给他穿。

记得一个多月前我和母亲通视频时,她并没有提起做短裤的事,只是说她最近学会了用手机上网。她在网上看到的关于她病症的所有症状和体验,也在她身上一个个出现。她说,这些她都没告诉父亲,怕他担心。我劝母亲说,每人的体验都可能不同,不要紧张。我问母亲,要我现在回来吗?她说不用。

这七条短裤,在我心头萦绕了许久,流连不去。现在想来,母亲应该对自己病情状况了然于胸,预感到自己已快接近了人生的终点。面对将要来临的,她是如此淡定如此坦然。她不动声色地给父亲做七条短裤。她清楚地知道她身后父亲一定会非常难过。聪慧如她,竟然想起了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依恋,来告诉父亲,她的遗愿是希望父亲好好生活下去,替她好好活下去。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怎样的坦然,怎样的情怀?

母亲一生中缝制的最后七条短裤,用的是父亲去上海出差时为她买的那台标准牌缝纫机。这台缝纫机她用了整整54年。

从我儿时的记忆开始,母亲就是一个多面手。除了当老师,她的烹饪、针织、裁衣、还有缝纫,都做得有模有样。家里每人身上的衣服,从里到外从冬到夏,都出自母亲之手。在那个每尺布都要用定量供应的布票才能买到的年代里,母亲的能干的确为家里节约不少开销。她的朋友们来家里串门聊天时,母亲都是一边聊天一边两手不停地织毛衣。久而久之,她的朋友来时,也带了针和毛线,和她一起边聊边织。裁剪缝纫是个技术活儿。看着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合体,她的朋友们偶尔也会请她出手为孩子们做上一两件。当年下放农村时,没地方买鞋。母亲和村里的妇女们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聊着天就把鞋底纳了出来,我的脚上也穿上了千层底的布鞋棉鞋。

多年来,母亲习惯了把她对这个家里每个人的爱缝进她的一针一线。我们也习以为常地穿着母亲做的每一件衣服,心安理得。直到我们送别母亲后,才意识到她倾注在那一针一线的爱是多么深厚,多么沉重。

母亲留下了她的遗愿,安详地离开了。母亲的遗愿父亲已经领会了。他说他要每天弹琴,就仿佛母亲还在另一间房间里倾听。他要每天用母亲留下的笔墨写毛笔字,就仿佛母亲就在旁边点评。他要每周去游两次泳,就仿佛母亲还跟在身后畅游。

母亲以她独有的方式阐释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无论荣辱,无论甘苦,当你能怀着一颗充满爱的心、一颗赤诚之心、一颗感恩的心,顽强地生活下去,你将能坦然面对一切,平安喜乐。

春节又要来了。让我们过好每一天。把爱分享给身边周围的人。让我们坦然面对时光的流逝,不忘在春节将临之际再说一声“春节快乐!”

渥水 – 2019春 – 古典诗

题广州塔

作者:丁欣

(诗词二首)

题广州塔

江天立就水云姿,
真个娉婷玉一支。
已在花城香阵里,
蛮腰瘦损为阿谁?

题镇海楼

【蝶恋花】

南国重楼慷慨样,
背负长天、虎踞高城上。
江海飞云时过往,
云痕留壁排成浪。

残月清笳闻绝唱,
几度孤寒、凋尽兵戈壮。
薜荔惊风犹激荡,
声声传出当年响!

加拿大四季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