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水 – 朗读版 – 2019年8月号

泰华诵读《就是那一只蟋蟀》 – 作者:流沙河

作者:流沙河
诵读:泰华

台湾诗人Y先生说:
“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
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你听啊——
就是那一只蟋蟀
钢翅响拍着金风
一跳跳过了海峡
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落在你的院子里
夜夜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豳bin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葵)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孤客听过
伤兵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海峡这边唱歌
在海峡那边唱歌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萤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我的窗外唱歌
你在倾听 你在想念
我在倾听 我在吟哦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作者

流沙河,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1931年出生于四川金堂,本名余勋坦。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诗话》、《锯齿啮痕录》、《庄子现代版》、《流沙河随笔》、《Y先生语录》、《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理想》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

渥水 – 朗读版 – 2019年7月号

简单唯美、泰华诵读《我的妈妈》 – 作者:花香、泰华

作者:花香泰华
诵读:简单唯美泰华

我带着上帝的祝福
给自己的灵魂插上一双翅膀
翱翔在蓝天
去寻找着我的妈妈

我飞到一个朴素的农家小院
看见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妈妈
坐在树下一起玩耍
妈妈是那样地和蔼可亲
我多想有这样一位妈妈啊

忽然 我听到上帝跟我说
“我的孩子,
她就是我给你选的天使妈妈
去吧,不要怕
她会用她的一生保护你”
我心里一阵欣喜
便毅然地投向她的怀抱
“哇!这里好温暖”
妈妈的心跳如同摇篮曲一样安宁
妈妈的血液若潺潺溪水在流淌
这美妙的旋律使我安稳
疲倦的我睡得异常香甜

我睡了很久
当我醒来时,我便伸胳膊踹腿
感觉空间怎么这么小呀
“不行,我要赶快出去见妈妈”

我穿越时间隧道
挣脱了黑暗的束缚
感到一股强光射在我的脸上
我用一声啼哭来宣告我的到来
然后,使劲睁开眼睛
我看到了我的妈妈

妈妈疲惫地躺在床上
让蜷缩于襁褓中的我
感到一阵茫然
“欢迎你!我的宝宝”
妈妈说着就紧紧地将我抱在怀中
我又一次听到了那熟悉的心跳声
情不自禁地给妈妈一个微笑
在心里说“妈妈,我爱你!”

妈妈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哺育
每天对我呢喃细语
“宝宝叫妈妈…妈妈…”
“妈…妈…”,
这是我人生中说的第一句话
哥哥姐姐为我鼓掌
爸爸也微笑地说“宝宝长大啦”

从此我的牙牙学语
成了全家人的最新语言
也是爸爸妈妈的最大欢乐

妈妈用温暖的双手
拉着我肉乎乎的小手
教我学步
我步履蹒跚 踉踉跄跄
妈妈的手一次次慢慢放开
我一次次跌倒在她的怀里
每次妈妈都说:宝宝,你真棒!
就这样,我的腿越来越结实
终于可以走路了

我慢慢地长大了
有一天,妈妈双手合拢祷告
突然 我看到上帝来到我们的身旁
慈爱地说:
“我的孩子,祝贺你已经长大……”
“哦,上帝,您真在我身边呀”
上帝说:
“你一定要疼爱你的爸爸妈妈”
“好,我记住了,
我会全心地爱您,我的上帝
并用我的一生爱我的爸爸妈妈”

渥水 – 2019夏 – 短文集

那满坡的紫花

作者:木子

五月的季风夹着沙粒,刮得人睁不开眼。外出时,女人们都用纱巾把头包个严严实实,而男人们则任由风沙在他们那干燥得出皱的脸上再刻上几道皱纹。

强劲的南风吹走了冬天,也给黄色的丘陵抹上几笔淡淡的绿意,若隐若现。山坡上,不时传出犁把头的吆喝声和鞭子声。犁头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土地,一条条耕垄伸向远处,一眼望不到边。噼啪的敲打声中,种子从点种器滑向垄沟,在土肥相伴中找到了新家。毛驴拖拽着覆土器,刮着垄背将种子轻轻盖住,又拉着磙子将土压实。安了家的种子,只待春风度雨,再焕新芽。

朗营子,这个坐落在河套坡上的小山村,在风沙中迎候春天的到来。

小山村西临悬崖。一条马车道沿着崖畔贯穿村庄南北。村中间道边起了一座新房子,干打垒的房体,草泥抹就的房顶和墙面,还散发着几丝生土的味道。中屋进门处是灶房,里间是炕房。炕上那糊着纸的窗棂嵌着一小块玻璃,透进脸盆大的一片光亮 。院子由干打垒的墙围着,西南角一个孤独的猪圈,空空如也。搬来朗营子五个多月后,这院子,成了我的新家。

村头井台边上的老槐树,刚长出了嫩嫩的榆钱儿。挨着东山梁一户人家的老母猪就下了一窝仔儿,据说过一阵子要卖给街坊。我左盼右盼,终于盼到了日子,和妈妈一起去挑了一头抢食比较凶猛的小猪。按事先说好的,从这天起,我成了猪倌。

小猪抱回家时只有八斤多重,眼睛黑亮,憨态可掬,让原本空寂的猪圈多了无穷生机。刚脱奶不久的小猪,要像喂婴儿那样喂它喝小米汤。为给它增加营养,我一有空就去山坡上挖猪毛菜和芹麻菜,或是在村里爬榆树搂榆钱儿。新鲜的榆钱儿尝起来有点淡淡的甜,小猪居然也好这一口。猪毛菜一直到夏天都有,算是小猪最爱吃的野菜之一。很快,小猪的体重就超过了十斤。每次喂它时,从泔水缸里掏一瓢泔水倒进猪食槽,撒上一把糠。只要喊一声“勒勒勒勒…勒”,它就欢快地从猪圈里跑出来,呼噜噜地吃饱后,就又回到猪圈里面去睡觉了。

天好时,我常赶着它到村头井台边去冲个澡,然后晒会儿太阳。那里,它一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一边享受肚皮被慢慢轻挠的感觉。挠着挠着,它会边哼哼边舒服地把腿伸直侧躺下,很惬意地闭上眼睛。手一停下,它会睁开眼睛看看你,好像在说怎么停下来了?猪身上会长虱子,每次把它挠躺下了,我都会给它捉虱子。发现了虱子,用两个手指的指甲夹着一挤,哔的一声。

夏日里,小猪长到了40多斤。我常跑着赶它下南坡出村,过三道沟,跑三里路,来到一片长满紫花草苜蓿的山坡上。遍山的紫花,星星点点。蓝蓝的天上,几朵白云。花丛中,小猪尽情的享受草苜蓿的嫩叶,一声不吭。看着它那专心至致的吃相,我会童心大起,飞身跃上猪背,把它当牛来骑。

秋收后,转眼就到了腊月。外面,呵气成霜,滴水成冰。伸出手指摸一下门上的铁把手,手指就滋的一声粘在了上面。小猪每顿吃着两瓢泔水一把糠,身架虽然长大了许多,可瘦瘦的。邻居说,该用乔麦加萝卜催肥了。于是,我每天都会在墩板上剁煮熟的萝卜。一刀刀剁下去,热气带着萝卜的味道一丝丝钻进鼻孔。久而久之,熟萝卜散发的味道变得令人讨厌,可剁好的萝卜拌上乔麦却是小猪的最爱。纵然天寒地冻,它只要吃饱了,就往圈里的草窠里一钻,呼呼大睡。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它每一天都在尽情享受,也越来越胖。

将近年关时,常常不到喂食时间,小猪就饿了。好像无论我尽力准备多少猪食,都赶不上它那飞快增长的食量。只要饿醒了,它看见槽里无食,便会一越而起跳出猪圈,冲到房门前抬起两爪踏在门上,一边踏一边拱,一边声嘶力竭地狂叫。有一次,它把门拱坏了,我心头火起,操起镐头冲出门向它抡去。它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一直到它跑出院子为止。那以后,小猪学聪明了,听到邻家喊喂猪,就到邻家吃,听到自家喊喂猪,就跑回来吃。

家家户户都在大门贴上了春联,小猪离它的宿命越来越近。终于到了不得不和它说再见的时候。那天早上,几个邻居把小猪捆起来,装上了村里去生猪收购站的马车。捆它时,它大声嚎叫,叫得那个悲惨。听着它那远去的哀叫声,想着这一年里它的陪伴,我忍不住泪如雨下。

爸爸轻轻地抚了抚我的头说,“男孩子是要成为老爷们的,这样的事你还会经历很多很多……”

当我不再轻易流泪时,郎营子的小猪、那满坡的紫花,还有一望无际的山丘、宽阔的河套,都已成为梦境。

那流连在梦中的山丘河套,给了我两年快乐的童年时光,让我亲身体验了中国最贫穷山区农民生活的苦与乐,也使我这个城里出生的孩子有了一份对土地的眷恋。

怀着这份眷恋,当我耕耘土地侍弄菜地,我会找回一丝在那山坡田野里顶着烈日抹一把汗水的感觉。当我放任双腿,穿梭于山林间,我会找回一丝当年在那山上赶着小猪奔跑的亲切。

郎营子的小猪、那满坡的紫花……

渥水 – 2019夏 – 现代诗

作者:瘦灯

车窗外雨水斑驳
有风牵引
有眼撩动
有魅拖曳
我在等待一个寻找

风浪相拥
声音过于潮湿
粘滞在中世纪的独木舟
穿越地中海的蓝洞
一袖惆怅
一袖晶莹

瞳仁的笑意幽幽变幻
时儿宝蓝
时而橘红
举手擦拭港角的泊水
于是轻轻一眨
消失了童年的桃花

不再执意寻找
我背日独走
你就在面前
我面向余晖
你躲在了身后

再也寻不到你时
我知道
此时你在
我灵魂的一旁

加拿大四季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