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水 – 2022秋 – 短文集

春风有痕

作者:一尘

编者按

一尘的小说《春风有痕》是描写在浩浩荡荡上山下乡潮流中的一个女知青陈新教书育人的故事。那一代青年的青春和未来被时代埋没。他们面临着无助与绝望。但他们走在田间的身影和脚步,从羸弱变得坚定。逆境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困苦没有把他们打败,他们变得坚强有韧性。他们也给周围的世界带来人性、知性的光辉。留下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是值得我们敬畏的一代人。生活大浪淘沙,被岁月的激流冲洗,他们是那些坚毅、圆润的河石;“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犹是。”他们生活的足迹折射一代人的精神风貌。

——编辑一尘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离黑龙江中苏边境不远的抚远县第三师八五二生产建设兵团,当时隶属沈阳军区。苏,指的是前苏联。当时中苏边境关系紧张,为防止苏军入侵,国家制定了屯垦戍边政策。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的几十万知识青年来到黑龙江,保卫边疆,建设边疆。陈新就是那时来到这里的北京知青。

黑龙江被称作北大荒,自从王震带领十万官兵到这里拓荒种地,它变成了国家粮食基地,从此被誉为北大仓。但这里依然落后封闭,知识青年给这里带来一股春风,带来他们青春的生命力和知识,影响着这里的下一代。

白雪皑皑的冬天,田野上只有农作物干枯的秸杆,连蛤蟆通也被冻成一面冰镜。

叮铃铃……学校操场上响起上课铃声。跑跑跳跳的孩子们像一阵风似的从各个方向朝教学楼跑去。

二年级的教室坐得满满的,一张张小脸儿冻得像红苹果。他们把书本、铅笔盒放在桌子上。上课十分钟了,老师还没来。校长带着一位年轻女教师走进教室,说:“王老师从今天起休产假了。这是新来的陈新老师!”

陈新自我介绍道:我叫陈新,是北京知识青年。同学们年龄虽小,也感到了新老师的局促。有的男生悄悄交换调皮的眼神。一个男生趁陈新在黑板上写字,站起来扔出一个纸飞机。同学中出现唏嘘的骚动。陈新没有回头,把《春晓》整齐地写在黑板上。

她一字一句地讲解孟浩然的诗,一边讲解字意,一边写出生字的解释。黑板的右侧同时出现了一幅画:有小河、远山、河畔上被风吹得倾斜的柳枝、枝头和天空中的小鸟,还有地上吹落的桃花。

同学们静悄悄地听陈老师讲课,被她吸引了。刚才扔飞机的男生瞪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

陈新中等身材,眼睛很美,两条辫子刚刚过肩。她清晰的声音在教室里回响,柔和得就像窗外洒进教室的晨光。

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好奇地围在老师的讲台旁。

“老师,夜来风雨声,到早上风就停了吧?”扔纸飞机的男孩调皮地问。

“嗯,是的。”陈新答道。

“那柳树枝就是直的,我可以改过来吗?”

还没等陈新回答,他就把柳树擦去,画上几条不太直的直线,看着就不像树了。他又擦又改,柳树越来越不像了。

陈新笑道:“课讲完了,你随便画!”男生们一听,在陈新的画上添上了老鹰,老虎,小猫和小狗。

“老师讲得真好!”一个女生羞怯地对陈新说。

“你喜欢吗?”陈新问。女生点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

“王雪英。”

“我有一本诗词画册,可以借给你看。”

“谢谢老师!”

“中午到我宿舍去取吧!”

“老师,我也去!”

“我也去!”

女生们争先恐后都要去。“好的,都去!”陈老师笑着说。

校长走进来对陈新说:“小陈,我们新教材下午到。你有时间过来搬书吗?”

“有时间,校长!”

“给你新买的办公桌也一起送来了。”

“谢谢您,校长!”

“您”这个字,黑龙江人是不用的,从陈老师的口中说出来,礼貌、文雅。学生们默默地也开始称老师和长辈“您”。

陈新的宿舍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木桌和一把椅子。床上的被子折叠得方方正正。桌子上有一排摆放整齐的书、一个暖水壶和一个搪瓷茶缸。窗外的阳光射在书脊上,屋子简单朴素,似乎蕴含更加美好的人生意义。它在雪英心里定格,雪英希望自己长大了也做一名老师,站在讲台前用字正腔圆的声音给同学们读课文,讲算数。

雪英回到家,埋怨家里又脏又乱。雪英爸爸在佳木斯,家里只有妈妈照顾四个孩子,八岁的雪英,六岁的雪峰,五岁雪琴和三岁的雪毅。

雪英把炕上地下、屋里屋外都收拾得整齐干净,晚上拿出从老师那里借来的书开始阅读。

夏天农忙季到了,雪英妈妈因家里没人照顾孩子,让雪英退学。陈新来到雪英家,劝雪英回去上学。

雪英妈妈说:“孩子爸爸不在家,没人种地。我去种地,家里不能没人看孩子。一家人得吃饭啊!”

陈新说:“不能让雪英爸爸调回来工作吗?一家人也好有个照应。”

雪英妈妈口气冷漠坚决:“他不能调动。雪英不念书了!”

陈新说:“这关系到雪英的一生啊,她长大了怎么办啊?”

“这是我的女儿。老师别管了!”

“那可就把孩子给毁了!”陈新几乎落下泪来。

雪英妈妈的眼睛空洞了。她缓缓道:“老师,他爸爸不是在工作,他在服刑。因为他犯了罪。”说完她失声痛哭。

雪英哭着拉住妈妈说:“妈,我不念书了!您别哭啊!”

孩子们看到妈妈哭,也都跟着哭,只有小雪毅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陈老师。

雪英含着泪对陈新说:“老师,我不去上学了。这本书还给您。谢谢您!”

陈新对雪英妈妈说:“真抱歉,我太冒昧了!不知道您的不幸。”

第二天陈新来到校长办公室。校长笑道:“我几次从门外看你上课,班级秩序很好,同学们反应也不错。你非常出色!”

陈新说:“谢谢校长!我有一个请求:想让王雪英带着她三岁的弟弟来学校上课。”

校长说:“你这不是胡闹吗?三岁的孩子哭哭闹闹,学生还怎么上课?这儿不是幼儿园,是四十多个人的班级!”

“校长,王雪英家只有她妈妈一个人。如果她不能来上课,这孩子就毁了!”

“不行,你回去上课吧。”校长果断地说。

王雪英背着弟弟站在教室的窗外。没人注意到她,弟弟不吵不闹,在旁边玩。雪英悄悄地抄写黑板上的内容。下课铃声响了,雪英急忙背起弟弟走了。

“王雪英!”有个男生喊起来。陈新看到她瘦小的背影,心里一酸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她又来恳求校长:“校长,让王雪英带着弟弟回来上课吧!”

“女孩不读书没啥,长大也能嫁人。你何必操这份心?”

“我也是女孩啊!女孩不是和男孩一样吗?”

“不行。”

“我看到她背着弟弟在窗外听课,心里不是滋味。”

“说不行就不行!”校长不耐烦地说。

“那我回连里,二年级我不教了!”陈新固执起来。

校长暴怒了:“我是校长!我在朝鲜战场打过仗,带过兵,没见过你这样的!你敢不教,我就开除你公职!”

“您是校长,没错。您当兵是为了解放全中国。可是您看着一个八岁的女孩像大人一样承担照顾弟妹的责任,不能上学,这公平吗?如果这是您女儿,您不心疼吗?您那些军人的誓言都是空的,骗人的!”

陈新猛然意识到自己的话太伤人了!老校长是她崇敬的人,冬天每天最早来到学校,确保每个班级都生上炉子,让孩子们暖和……

校长惊得目瞪口呆,好像睡梦中忽然被泼了一盆冷水,激醒了。是啊,怎么能在自己学校里眼看一个八岁的孩子没有读书的机会。

“对不起,校长!我,我……”

“小陈,你没有说错。我今晚去王雪英家,通知她妈妈让王雪英带弟弟来上学!”

“校长,您真好!谢谢您!”陈新从悲愤到快乐几乎没有过渡,她带着泪花的脸上绽开单纯欣喜的笑容。

“你这孩子!快上课去吧!”校长疼爱地说。

第二天雪英坐在前排,她弟弟乖乖地坐在雪英身边,捏着两个小纸片和自己对话。当陈新问谁会背诵杜牧的《山行》时,小雪毅举起了手。陈新吃惊地问:“你会背诵吗?”他点点头,居然一字不差地背诵了整首诗,还知道生字的意思。

由于陈新的坚持,雪英接受了完整的义务教育,雪毅也因受到早期启蒙,成了优秀的尖子生。

后来雪英爸爸右派平反了。他们姐弟四人以优异成绩先后考入大学读书。

陈新,一个普普通通的北京知青,用她的善良、真诚和执著培育了遥远边陲的孩子们,给于他们知识,让他们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渥水 – 2022秋 – 古典诗

秋韵

作者:野草

(外两首 )

秋韵

【秋色横空】

秋色横空。正金风漫卷,落叶飘蓬。
仙株美菊凌寒俏,新妆竞秀娇容。

经霜瘦,傲雪浓。冠众蕊、坚贞含笑丛。
破雾凝冰怒放,绝代魁雄。

群雁始翔浩穹。向南啁啾唱,阵阵声洪。
翠林露染丹峰赤,峦谷炫彩千重。

神途旅,赏景穷。瑞气爽、云柔棉絮同。
野岭果飞香,田稻稔丰。

(白朴体正韵)

秋字令

【长排】

秋高秋爽秋天凉,秋卷秋云秋水长。
秋赤秋枫秋染露,秋菊秋艳秋凌霜。
秋鸿秋鹤秋南徙,秋猎秋渔秋捕忙。
秋月秋圆秋时赏,秋阳秋半秋饼香。
秋风秋雨秋落叶,秋稻秋收秋贮藏。
秋影秋宵秋雪舞,秋芦秋苇秋花扬。
秋河秋浪秋波送,秋野秋原秋草黄。
秋景秋山秋秀色,秋毫秋写秋诗章。

戏说中秋

【七律】

吴刚伐桂酿琼浆,玉兔舂丹救死伤。
洒药抛花天敬酒,落珠剪叶地成霜。
观星问月宫不暖,赏景挥杯夜更凉。
恭请嫦娥环宇望,人间到处尽华裳。

(平水韵)

渥水 – 2022秋 – 现代诗

秋兴

作者:庄晓明

(二首)

(一)

从一片落叶
诊着秋天的脉息
却听到某处角落
发出无言的悲泣

无数瑟瑟的背影
透着故人的忧郁
踏着某种节律
赶往秋天深处

我徒然地呼唤他们
有时,行列中的一位
转过身,望着我
我却石头般呆住了

万物的凋零中
我与秋天一并老去
所有事物的回声
汇入一个回声

(二)

最后的秋风中
一切皆在战栗
散发遗老的气息

被遮蔽的蓝色时间
枯枝间醒来
远处的屋檐缓缓下泻

过去的回忆
甚至一缕光线闪烁的细节
此刻,都如此清晰
是否生命
进入回光返照的信息

在阅览了世界
与它的轮回之后
我不觉又回到自己的诗篇

它们曾试图承担一切
如今,只面对自己
或许,这就是永生

渥水 – 朗读版 – 2022年9月号

亦清诵读《乌镇年华》 – 作者:白落梅

作者:白落梅
诵读:亦清
编配:平凡

仿佛有一段湿润的青春,
遗忘在江南的乌镇。
还有一些云水过往,
需要温柔的想起。
就这样想起,
想起在杏花烟雨的江南,
想起在春风墨绿的水乡。

多年以前,有过一场悠缓的等待,
多年以后,还在淡淡地追寻。
只是一个无意的转身,
那位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心事的姑娘,
走在轻灵的小巷,
走在多梦的桥头,
走进一段似水年华的故事里,
不知是否还能不能出来。

乌镇一天的生活
是从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开始的,
一根长长的竹篙撩拨着静止的时光,
清莹的河水打湿了那些易感的情怀。
还有在岸边的船只,
默默地守护着小镇里一些沉睡未醒的梦。
它们凝视着那些古老房檐的黑白倒影,
品味着沉落在水中的千年沧桑。
河水无语,
它和乌镇一起静静地送走春秋,
又匆匆地迎来春夏,
从花开到花落,
从缘起到缘灭。

许多年后,
一切都如同从前,
只是所有流淌过的往事要注定成为回忆。
那些被河水浸润过的人生,
带着江南的娉婷,
带着水乡的风韵,
在迷离的岁月里做一次千帆过尽的怀想。
乌镇依旧,小河依旧,
待到春风入梦,明月入怀,
谁还会在远方彷徨?

穿行在素淡又含蓄的风景里,
在诗意中感受时间的恍惚,
而温暖的阳光印证了生命的真实。
逢源双桥在现实与梦境中无言的停留,
带着现代的气息,
又含有传统的韵致,
使乌镇处繁华却不轻浮,
落红尘而不世故。

古桥是有记忆的,
它记得曾经有着怎样清澈的相逢,
又有着怎样美丽的错过。
它收存了许多年轻的惆怅,
也珍藏过许多青春的梦想。
它静静地搁置在流水之上,
等待着有缘人乘风而来,
再抖落一地的故事。

这里留下了文和英的脚印,
留下了千万个路人的脚印,
他们手牵着手站在桥头,
凭栏静赏小镇之景,
只觉过往的年华虚度,
停留只是一瞬,
回首却是一生。

作者

白落梅,原名胥智慧,作家,散文作品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多篇作品发表于《读者》等杂志。

已出版作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恍若梦中一相逢》《烟月不知人事改》《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恨不相逢未剃时》《人生何处不离人》《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月小似眉弯》《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等。2015年出版随笔文集《时光知味》。 

渥水 – 2022夏 – 短文集

晨曦

作者:芦苇

当我睡眼惺松地从帐篷里钻出来时,一抬头,那沉甸甸的露珠还挂在透亮宽大的叶片上,并缓缓地滑向天然石凳,溅起小水珠,像一颗颗璀璨剔透的宝石。

虽然星星早就不见了,夜还在挣扎。后来,晨曦追着光线,找到了我。我揉揉眼睛,不知不觉地走向林子,林子没有尽头。空气格外地新鲜,小草和野花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放眼一望林海,看不到边,笔直苍郁的树木被晨光抹上一层神秘而纯净的色彩。树无疑是森林之魂,难怪老人们说,老树是神,识得人间烟火。

密林深处,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自己说不出口的奇遇。

在这里,我感受到森林的脉搏,听到大自然的回声,想象到海市蜃楼般的远古奇景;在这里,我也感受到这一片天地的不安与忧愁,谁知道这一动不动的老树见过多少担惊受怕的场景呢,昨夜,或是若干年前?老树的眼睛又藏在哪里呢?

也有几个早起的人同我一样,漫步林间。晨曦的阳光一点也不单薄,它裹着晶莹热烈的金色盛装,绵绵地穿过树林,落满枝桠。斑驳的树影,笔直的树干,碧绿的小草,红色的浆果,粉红淡黄的夏花,扑闪着翅膀的多彩蝴蝶,牵着小狗微笑着的老妇人,在晨光浸染下,构成了一帧天然剪影画,那种清丽的美,来自对夜的挣脱。

继而,小动物们也醒来了,在林间窜来窜去。调皮的小鸟开始放声高歌,像孩子们那样,追着晨光,捉起迷藏。我贪婪地吸吮着大自然的芬芳,伸出双手,任一缕缕淘气的阳光在指间蹿来蹿去。晨光中,我忍不住地张开嘴,哼起自己的曲调,我的酒窝刹那间装满金色的光线,卷发也泛起淡金色的光泽。

这自由的晨!这不受束缚的拥抱!

往前,听到一阵潺潺的水声。哦,这里的水和岸!水边的长木桩上长着蘑菇,造型和颜色都很像灵芝,弯下腰细细端详,它那初初长成的骄傲和鲜嫩,宛若一朵敞开的春花。

这条河不是很宽,水却很清。这里没有诗歌,诗句来了,就会流走。只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与顺流而来的河水卿卿我我,哗啦啦的水流声听起来格外纯净,纤尘不染。河水留下一长串的话,就流走了。当然,这些光滑圆润的小石子,也不会永远留在这里,某一天,某一年,它们也会被什么力量冲走。

我发现了一个美景。小河的中央,有一个貌不惊人的小小岛,它由青苔、杂土以及石墩形成,不费力气地屹立在溪水中。一棵不知名的小树吃力地从小土堆里冒出来, 形状不怎么对称,反倒有一种随意的美。怎么说呢,长在这种地方的树,够难的了,它倚着黑土,长成自己最爱的形状,它只愿意拼尽全力,赞美夏天!树上长满粉色的夏花,像木兰花,又不似木兰那么高傲;像野花,又比野花多了一丝矜持。

在夏日的清晨水边,在四周的成片绿色中, 这一树的粉,在我眼里,竟然有了火炬般的热烈。河水也钟爱这一树的红,绕过小土墩,不忍打湿它。

我被这红、这河迷住,不舍走开。这河水,不知已流淌了多少岁月。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它都只顾着滋养森林。河水缓缓地淌过绿绒绒的石子,渗进我的心田,那里的尘埃不再,并且生出新的水流。

哦,远方!

发表于2022年4月28日“中国作家网 – 芦苇的作品集”

加拿大四季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