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水 – 2023秋 – 现代诗

秋天某日

作者:胡桑

从师大路到海星超市,我已习惯了翻译阳光。

繁华的饮食业,是我变形的表情。

我试图遇到一个性感的秋天,

她却在灯火的海平面上迅速溜走。

我突然发现,这个城市,人迹罕至。

脚下的长安南路,我似乎从未走过。

我的孤独,像铁一样不易挥发,

一夜之间,柿子树的乳房却被收割。

世界一成不变,我像流水一样

又产生了曲折,我穿越黑暗才来到这里。

天空已经在了。我借用耳朵进入生活,

听见了洁白的寂静,凝聚在霜的胃部。

渥水 – 2023秋 – 短文集

徒步之歌

作者:江风

金秋十月,是西半球以北欣赏美丽枫叶,感恩大自然壮美的时节;金秋十月,我们在北国多元文化圣地,感恩大自然的优美和谐;金秋十月,更是世界各地收获丰收硕果,感恩大自然力量的季节。

金秋十月,是西半球以北欣赏美丽枫叶,感恩大自然壮美的时节;金秋十月,我们在北国多元文化圣地,感恩大自然的优美和谐;金秋十月,更是世界各地收获丰收硕果,感恩大自然力量的季节。

清晨,五位朋友沐浴着新鲜空气从家中出发。我们要与其他朋友相会,一同开启感恩节徒步之行。这一日,空气格外清新,阳光格外明媚。我们抛开家务、放下工作,关闭书斋。徒步去!Hiking去!看万山红叶去!此时此刻,我们情意浓浓,意气风发。老舍先生《经典散文》,去吧;南怀瑾先生《佛教概说》,去吧!还有“One Emerging World”,去吧!大自然才是美丽家园,大自然才有神奇魅力,大自然才是人类一切!

二十多位朋友乘着四辆mini-vans,一路相继而行。节日前后,尤其是金秋十月,北美人喜爱出门,感受大自然,感恩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徒步,英文Hiking。在北美,徒步意味着 a long, vigorous walk, usually on trails (footpaths), in the countryside。通常所说“散步”(walking),指的是shorter, particularly urban walks. 此行“感恩”徒步是Manitou Mountain Trail,位于安大略Calabogie Lake Loop。她包括10 kilometer lightly trafficked loop trail located near Greater Madawaska。这里展示着大自然的和谐壮美,这里孕育着人世间的坚毅精神!

放下才有心胸宽广,出门方知自然和谐。到了徒步山路,遇上华人团队就有3-4群;还有大量西人拖儿带女,赶来欣赏这壮美风光,加入这一队队,一组组和谐感恩的人群。看啊!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据说the trail is primarily used for hiking and nature trips and is best used from May until October. 跟着群友走吧!好一派“万山红遍,层林浸染”,岂止是“霜叶红于二月花”!难怪有文人如此描述:枫叶之可爱,在于当别的枝叶历经秋霜枯落时,她却偏偏红得艳丽。因为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可爱的枫叶,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示出无畏无惧,壮美和谐。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吧,观赏枫叶的人群是如此之多;还有那山涧的青松,挺拔的古树,加上清香的野花,或相继绽放,或与枫叶相伴。她们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编织出一幅壮丽如画的枫景线。

一想到秋,就会想起枫叶;一想到枫叶,就会想起那些克服困难,浪荡世界的游子。她们抗严寒,斗风雪,拥抱人类国际化全球化浪潮;她们不畏难,不畏苦,与大自然作伴,与大千世界为伍。这就是枫叶的崇高品格,这就是枫叶的伟大精神。我赞美枫叶的壮美,我讴歌枫叶壮美和谐,我感叹枫叶的神奇魔力!

据说,英国伦敦有对华裔西人夫妇Michael & Xuelin 竟然徒步数国,还从北京徒步南方!他们的理念是徒步换取壮美,徒步换取和谐,徒步换取精神力量。

枫叶之都许多传统源于英伦,然而感恩节是独有的。北美都有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但时日不同。还有加国感恩节与宗教无关。她就是感恩大自然壮美和谐与魅力,感谢大自然阳光雨露与枫华。人们喜庆丰收,不忘感恩。祝福平安,祈祷幸福。这就是加国感恩节的意义与精神。
五点左右,我们开始返程。就是在车里,仍能观赏聆听秋风、秋叶与秋语;还能感恩感受红橙、黄绿与枫情。加国之秋,红艳艳一片,晕染了天际,惊艳了全球!青绿,橙黄,嫣红,五彩斑斓,漫山遍野。萧瑟秋日赐予大自然无穷魅力,增添人世间无限深情。


我们踏上归程,一路秋色一路景,一片枫叶一片情。枫叶飘窗而过,深情迎面而来……

渥水 – 2023夏 – 现代诗

小暑(外二首)

作者:孙双立

到达桑沟湾海洋牧场
太阳的家,网箱就像一屉
大海架起的蒸笼
海参,河豚,海胆还安然无恙
云却不知该去哪儿躲藏

懒洋洋的大风车,转动手
风箱和锅盖沿的冥想
红,黑,黄,蓝,绿色浮漂
串起气浪一笔带过的轮廓
记忆的耕犁,简述
“何以饮下风的清欢”和光芒

在廊道上追赶我们
浪花,是最不情愿分手的那朵

云,落在板油路上
像一条摊平的河
所有的掩护都成了主题

接过,这烫手的山芋
再多的解析也不及

风带上雨,心跳突出重围
即便游弋在意念之外
与醉一脉相承
掰开雨滴,再少的月光
也困惑不了夜色
夕阳的意义在于走上
被自己熔掉的路,还乐此不疲
一个蓄满涛声
一个把影子掺进沥青

与时光同行

挤上车,整个车厢都在涌动
脸上的水没有犹豫
沉沙将时光,眯成了皱纹

风随拉手带的摆动遐想
到站后的未来,晨光拨开发丝
透过窗掠过滨海公园黄海的
梦,还在急着赶路

没有喇叭的喧闹,不真实
没有犹豫的平静是留给
大海精致的选题,在答案里
飞翔闭上眼睛也费心耗时

随着时光一个接一个地
急刹车,与风一起掉进篮子内
被惊醒的梦中人没忘
带上微笑和炕头上的烟草气

渥水 – 2023夏 – 短文集

熊熊燃烧的篝火

作者:芦苇

这两天,家里的壁炉上点起了炉火,橘红色的火苗热气腾腾地燃烧着,抵挡屋外的严冬寒气。我不由得想起露营时最为留恋的篝火。

少年时看过几部外国电影,里面有这样的镜头:一群青年男女围着橙红色的篝火,有人弹吉他,有人拨火苗,有人跳起舞;那些女人的蓬蓬裙在火光中一闪一闪的,那些美丽端庄的脸庞在火光中泛射出橙红色的光芒;镜头继续移动,一对恋人笑着,看着,数着时间,两张幸福的脸庞,两对夜明珠般的眼瞳,那是怎样快乐的憧憬啊?

年少记忆中,篝火与青春离得很近。

到了我在生活中经常遇见篝火的时候,我已经移居到多伦多,我和家人一样,爱上了露营,篝火的镜头变得真实了。

天黑后,森林里变得很安静,没有多少亮光。微凉的空气中混杂着树木、青草、夏花的幽香。星星微笑着寻找玩伴,天底下的哪一个孩子会错过仰望星星呢……孩子们还带着天文望远镜呢!

夜风吹过女人们的衣角,提醒她们,夜降临了。

这就到了点篝火的时候。各家的男人准时地围成一团,凑近旧火堆。点着篝火没有那么容易,什么引火物啦,助燃物啊,柴堆的形状啦,什么烟熏度控制啦,温度感知度啦,挡风屏障啦,等等等等,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哎啊,好可惜,就差一点儿!——有人大声地叫了起来。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可想不到,这件技术活这么难。电影里只看到篝火熊熊燃烧的镜头啊!而且,森林中时常有雨,旧火堆和木材的干湿度都会影响点火,至于风,来无影去无踪却又耐力十足,喜欢钻来钻去。篝火燃着后,依然不能掉以轻心,既要确保火苗安全燃烧,又要确保它不会飘到篝火台外。如果不慎引发火灾,夜巡员就会立即赶到,篝火晚会就只能改在梦里举行了。因而,有经验的男人第一次顺利点着篝火后,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篝火英雄”,次日天一黑,营地里的人就都大声呼叫他的名字。

为了一个完美的晚会,我们必须赶在天黑前买好木块和棉花糖。我先生只在没有“篝火英雄”在场的情况下——比如只有我们一家人来露营时,——才成为点火者。但他擅长地形观察和整体筹划,因此我们的每一次露营,无论只是我们四口人,还是与一众朋友一起,都少不了充足的木头、棉花糖和野外探险所必需的一堆工具。

好了,篝火总算点着了,火苗驱散了夜的寒冷,蚊子也躲起来了,可以期待一个舒适的夜晚了。

陆续洗澡回来的人都聚拢到篝火边上,劈里啪啦的响声从篝火台中传出,孩子们串起心爱的棉花糖,在火上烤着吃。他们的小脸蛋红扑扑的,将手中的棉花糖串上下翻动,与小伙伴们比赛着谁更快一点。那糖着实太甜了。

烤玉米和红薯也必不可少,味道比家里烤箱做出来的好。看顾篝火的人不能分心,要或轻或重地搅动木块。这位“火苗守护者”的脸颊总是红通通的,爱妻不忘往他的嘴里塞几口零食,或者干脆揽过这件粗活。火苗窜来窜去,如果往里添加一种化学物质,篝火会变得五颜六色。热烈的橙,神秘的紫,娇美的粉,炫丽明媚的颜色又亮又暖,在所有人的心中划出一道彩虹。

在黑暗中,在一个能放得下三四顶大帐篷的宽阔露营地中,一个篝火台所占的空间实在很小,然而,当夜幕降临时,它便替代周遭的一切,成为所有人都渴望靠近的火热之地,它的狭窄几乎容纳了一切。篝火反光中的人影、双人椅、古树、帐篷、木餐桌上的玻璃杯,以及天空、星辰、不远处的湖泊等,全都在我眼前聚集,我也想起了儿时电影中的篝火和蓬蓬裙……

孩子们互相指着对方的脸,叫出童话里的人名,而后便哧地一声跑开,不一会儿,准会回来叫出另一个人名。有时候,树叶被夜风吹得刷啦啦地响,孩子们便侧耳倾听,树顶上有没有小鸟窝?半夜要是下雨了可怎么办?他们的神情非常认真,仿佛树顶上真有鸟窝似的……我心头一动,想起卡尔维诺笔下的主人公,那位一辈子住在树上的男爵,也曾在夜晚时凝望过篝火。

孩子们互相拷问,又玩起了猜字游戏。玩腻了,就唱歌。是啊,如此欢快的夜晚怎少得了儿歌?慢歌、快歌都不能少。孩子们擅长改词,譬如“小小一串棉花糖”“我将从睡袋里钻出来找你——篝火”等,应景的歌词张嘴就来,比风的速度还快。最热闹的莫过于写诗,他们拍拍胸脯,诗神就现身了,既押韵又有趣。即使很困了,孩子们也不愿意离开篝火,直到趴在椅背上睡着了,才被大人抱进帐篷。

轮到大人们享受安静和闲适的时光了。聊聊天,吃吃玉米和红薯,品品茶,喝喝酒,就到了深夜。聊着聊着,突然就没了接话的人,每个人都凝望着篝火,任那飘忽的火光改变一点什么。

白天时,人常常对浪漫失去感觉,静夜会将尘土吸走,将浪漫送回来。火苗起劲地跳着舞,大伙儿的心却越来越静。白天时顾不上亲热的丈夫和妻子这时候牵起了手。

我们这一群人,各有各的心事和牵挂,但此时此刻,我们只在沉默中分享一切,包括沉默。

我们喜欢挑选半私密的露营地:一半是密林,一半是空旷地。繁星闪烁时,坐在空旷处的椅子上,仿佛一伸手就能摘下一片繁星……篝火旁,静夜中,我感到黑暗中的这一团火苗,让我联想起青春的色彩与温度,我们对未知和青春的向往,其实不在于让一切停留在十八岁,而在于保存内心的那一团吱吱作响的火苗——一种永远也无法被夺走的能量。它能在狭小中容纳整个世界,能在黑暗中容纳全部光明,而我们对未来的希望,犹如那一团火焰,只燃烧在微凉的夜。

——写于2019年12月,发表于《异乡人之书-——芦苇散文集》

作者文学简介: 芦苇,作家。原名张焰,出生于福建,籍贯江苏。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近年发表的小说、评论、散文见《长城》《侨乡文学》《书屋》《书城》《作家》《侨报》《小说与诗》《福建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红衫林》《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文学刊》等国内外多家报刊杂志。作品曾选入《他乡星辰——北美华语作家散文选》(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中国年度随笔》(漓江出版本)等多个选集。著有《异乡人之书——芦苇散文集》。现居加拿大。

加拿大四季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