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作者:木子
“想没想过,人生很短,只有三天?”
早上醒来,云抄起手机,看到栋昨晚发来的短信,联想到斯芬克斯谜语,就回道:“你在说斯芬克斯谜语吗?”
栋回答:“第一天,从小到大,学习成长。第二天,为了理想但更多是为了生活,四处奔忙。到了两鬓斑白,才意识到岁月匆匆、华年已成过往。第三天,看着斜阳日下暮色渐浓,只剩下抚今追昔感慨人生、怡儿弄孙发挥余热了。”
“想没想过,人生很短,只有三天?”
早上醒来,云抄起手机,看到栋昨晚发来的短信,联想到斯芬克斯谜语,就回道:“你在说斯芬克斯谜语吗?”
栋回答:“第一天,从小到大,学习成长。第二天,为了理想但更多是为了生活,四处奔忙。到了两鬓斑白,才意识到岁月匆匆、华年已成过往。第三天,看着斜阳日下暮色渐浓,只剩下抚今追昔感慨人生、怡儿弄孙发挥余热了。”
第二天,云看到栋的新短信,就回复“开始感叹人生的宿命了?”
云与栋曾是大学同窗,从他们唱着《八十年代新一辈》离开校园那天起,两人便天各一方再未谋面。云漂洋过海,在海外生活了几十年。栋则进入政府部门,平步青云直到退休。当两人不久前在微信上重新建立了联系后,云以为栋也会像众多退休人一样在微信上发些鸡汤格言,或是转发些滑稽视频,没想到两人间开启的竟是一场聚焦在文化上的长聊。因为时差的原因,两人间的对话一来一往都要隔十多个小时。
栋:活到第三天,不感叹宿命还能怎样?
云:分享我的一首小诗,也许会让你感受不同的心情:我独自向前走着,前不见古人。古人的足迹,早已被岁月的流沙掩埋。我走向彼岸的方向,是没人想去的地方。是勇气,还是好奇?是无知,还是宿命?是无奈,还是后觉?其实,我并不孤独,伴着脚步前行的是那首心中的歌谣。
栋:你不觉得孤独,因为勇气与你同行。你心里有歌谣,代表你还有理想。有勇气有理想,就可能比普通大众多活一天,能去探索去发现,去活出自己的传奇。
云:哪有你说得这么夸张!有个人叫许倬云,天生残疾,却真正活出了传奇。他是家父的中学同学。这次我回乡探亲时家父谈起他,说不同的生活环境与经历,成就人的结果就会不同,许倬云的见识眼界明显比留在国内的同学要宽广。如果当年他没有跟他父亲去台湾,这个世界上就少了一个中国历史学家。
栋:记得以前看过的一个采访中,许倬云引述了宋末诗人陆游的名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他对国家分裂的深切悲哀。
云:在这点上,他那些国内还健在同学们会与他有同感,因为有相同的历史与文化。而在四十年前,他和他们在很多问题上看法都会有很大差别,由于成长环境和彼此走过的路完全不同。
栋:环境决定思维方式。环境是封闭还是开放,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比如奥运会上的选手,有些人将一生都投入到了追求金牌这个目标上。获得金牌就是人生的成功,否则就是失败。另外一些人将能参与奥运会视为生活中的一点成绩,而不是全部。获得金牌固然令人欣喜,即便没有,也不会改变他们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云:一个急功近利,另一个是自然随性。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认知基因,胜者王侯败者寇。
栋:比赛的电视转播评论,也折射出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封闭的文化环境下,评论的焦点主要在金牌以及国家荣誉感,对成绩一般的运动员几乎不提。开放的环境下,评论在将浓墨重彩投给金牌获得者时,没有忘记讲述成绩一般的选手的努力与快乐。
云:本质上,前者将获得金牌等同于集体荣耀,而后者看重的是参与的快乐。其实,金牌不过是一块没有情感的金属。当它成了集体甚至国家荣耀的象征时,体育精神就出现了扭曲。
栋:封闭的文化环境,很容易对外来思想形成排斥,也会对群体中个体行为产生裹挟式的同化,因为统一性可以让群体的共同目标更容易达成。
云:你说的同化效应是个很有意思的角度。想想我们成长的年代里,社会主流价值就是一切以集体为中心,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回顾过去,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会进入一种内循环,形成思想的封闭和固化。
栋:所以身在其中,面对第三天的宿命就有种无力感,仿佛一切都是一成不变的。
云:别忘了,勇气加上理想能让人多活一天,这是你说的哦。
栋:在我生活的环境里,我只有三天。我无法改变环境,因此改变不了文化,所以也无法改变行为。
云:听起来很唯物主义。想不想跳出环境铸就的藩篱?在思想的疆域里,你可以有更大的空间。王阳明做过的,你也尝试一下?
栋:从城外看城里,许多事情都很容易。王阳明不是到城外,而是进入到城里的里面去了:“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等境界,我达不到。我无法摆脱环境的影响。做不到时,想也是空想。
云:人往往是这山看着那山高。我在外面这么多年,大约是从小受到的“要关心国家大事”教诲的影响,还是会偶尔想想政治。看得多了,就明白了,当你不在控制世界的中心,唯一能做的是守住本心,让自己心灵通透,身心舒畅。何必要去改变世界改变别人呢?力所不逮之处,何必去费力?世界自有它的演化轨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宿命。
栋:听起来有点袁中郎的味道。但现实往往会让人很无奈。
云:放不下年轻时的情怀?
栋:年轻时顾不上情怀。活到这会儿,经验丰富,才有了情怀。
云:到了第三天,本该是远离喧嚣的。要是觉得情怀无处安放,那就去尽绵薄之力做一个传承者吧。传多传少,听天由命。说起传承者,这其实就是几千年来士绅阶层,用现代话讲,就是知识分子的历史宿命。
栋:单纯去传承没有意义。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有精华有糟粕。要向前发展,而不是原地打转,需要的是有选择地去继承和创新。但创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是很难达成的。因为在这个环境中,文化是无感的。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文化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
云:昨天看了一段《十三邀》对历史学家葛兆光的采访。葛在采访中说:历史上人做了很多错事,但做的时候都认为自己在做对的事。在另一段采访考古学家许宏的对话中,许说,中国历史其实是胜利者视角的叙事,讲述胜利者取得胜利的必然性。这两人说的,再加上第三点:几千年不断轮替的集权专制统治,基本上就勾勒出对你的问题的答案了。
栋:所以要跳出这个封闭的圈子。在与不同的文化交流中,才会真切地看到什么是值得传承的。我在去埃及和西欧的旅行中看到,古埃及的文化断了,现在的埃及人心中除了钱没有别的,令人遗憾。而欧洲在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文艺复兴,世界才有了今天的样子。创新,要在文化交流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思想环境中,才能产生。
云:我们的文化基础,不就是由先秦诸子通过百家之间的思想交融而奠定的吗!也可以说是诸子百家对之前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可惜其后基本是原地踏步,这也许与商鞅开启的愚民治国术有关。商鞅之术简单粗暴有效,后代帝王也多有采用直到近代,但却贻害无穷、让民智不断退化。
栋:所以要促进文化思想多元,民智才可能进化。
云:想过吗?为什么美国广泛接纳外国留学生,并吸纳他们留下继续工作生活?这其实是一个机制,一个让美国保持文化思想多元的重要机制,也是让其保持创新能力不枯竭的重要源泉。
栋:尽管知道怎么做是对的,却并非总能做到。知道什么是非情绪化中的非理性吗?
……
栋与云继续着他们的交流。这两个第三天中的人,不甘于第三天的宿命。他们一个在地球的东方,一个在地球的西方,就这样顺着思绪的随意流淌,让理性的火花去彼此碰撞,也让他们的第三天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