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水 – 2023秋 – 短文集

送我上青云

作者:笑言


搬进新建好的房子,谢凯的内心踏实了许多。几处漂泊,常年租房,总算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对,自己的房子才算家。再也不用担心交不上房租,不用跟房东扯皮空调和马桶。乔迁之际,他和太太请了几位好友来暖房庆祝。啤酒、红酒和白酒都上了桌,有他准备的,也有朋友带来的。过不了一会,气氛就搞起来了。

搬进新建好的房子,谢凯的内心踏实了许多。几处漂泊,常年租房,总算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对,自己的房子才算家。再也不用担心交不上房租,不用跟房东扯皮空调和马桶。乔迁之际,他和太太请了几位好友来暖房庆祝。啤酒、红酒和白酒都上了桌,有他准备的,也有朋友带来的。过不了一会,气氛就搞起来了。

谢凯说:房子还是买小了,现在流行居家上班,每个家庭成员都该有独立的办公室。
小张说:别凡尔赛了!你这房子不小,够用了,再说地下室还没装出来呐。
耳酣面热之时,老马忽然冒了一句:小谢,你这房子可是有点犯路冲啊,尽管不是正对着路口,但还是……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小刘拦住道:老马你这话说的就没劲了,人家小谢这区可是最牛的新区,刚才来的时候,满街停的都是好车。
谢凯笑了笑说:我们的确挺喜欢这里,考虑再三买了最小的户型,地块也不好。能力有限,尽钱吃面嘛。
小刘一手竖起大拇指,一手举杯说:宁选好区差房,不选烂区好房,就是这个理。来来来,为小谢的眼光干一杯!
为新房子干杯!
为地下室干杯!

过了一年,地基安定下来,可以装地下室了,可是疫情突发,木材涨价三倍,谢凯就想再等等。
忽然有一天,龙卷风袭击了这座城市,隔一条街的房子被掀掉了栅栏和房顶上的沥青瓦片,一片狼藉。

女儿放学回家后,问谢凯:我们家是不是应该换一所石头房子?
为什么?
三个小猪的故事里讲,只有石头房子风才吹不倒呀。
谢凯笑了:咱们家的木头房子也很结实,也有水泥和钢梁,是靠现代科技建起来的。
可是隔街那个房子……

那是遇到了龙卷风,百年不遇。龙卷风知道吧?那是沿海城市才有的东西,今年不知怎么就跑到我们这里来了,太奇怪了,太偶然了。

人类与新冠病毒争斗了一年,不得不与之共存。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谢凯在超市买菜时遇到了一位搞装修的朋友,随便聊了聊,了解到疫情初期疯涨起来的建材价格回落了一些。他回家跟太太商量了一下,决定开工装修地下室。朋友的施工队动作很快,框架钉起来之后,谢凯却不满意,朋友又帮他重新设计。扒掉重做了几次,还是不理想。朋友烦了,带着施工队结账走人。
谢凯只好自己上油管学习装修。好在他是居家办公,一有时间就做一点,历时近两年,他终于看到了曙光。他自认为不比施工队做的差,每一个房间,每一堵墙,每一个柱子,每一盏灯,都是他和太太再三斟酌、广泛考证和严格核价后决定的,灌注了无数心血。

回想起与施工队的折腾,他不禁苦笑。本来以为自己做不但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意愿,还能省钱,却没想到省下来的钱变成了搭进去的时间和精力,也变成了一些以后再也不会用到的工具。不过他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更加珍惜这所房子,包括前后院。左邻右舍的草坪都是绿油油的没一根杂草,他知道这很不容易,需要随时拔除杂草并补充草籽。随便去别处走走,满眼都是蒲公英那一片一片倔犟的小黄花,他很庆幸自己选了这样一个家家有责任心的小区。

地下室就要完工了,门把手本周优惠,谢凯趁午休时间去建材店买了一些。回家的路上,他一边开车,一边琢磨完工后一定要请朋友们再聚一次。

手机里安省的信息警报响了,他也没在意。反正这种警报总是些家庭纠纷,通常发生在分居的家庭,一方未通知另一方,擅自将孩子带走。

大雨突然间倾泻下来,毫无缓冲,直接就是又密又急的雨滴,还夹杂着冰雹,把车顶打得乒乓作响。闪电划过道路,焦脆的雷声震得车子乱晃,能见度接近于零。谢凯打开车灯,亮起双闪,慢慢把车停到路边。差不多半小时以后,风停雨歇,天色渐亮。他慢慢往前开,路上不时出现刮断的树枝和建筑残骸,有一段路十几根电线杆都歪斜了。几个房子的屋顶被掀了起来,露出下面淡黄色的木底板。一路都在上演灾难片。

怎么又来一次!这座城市不知不觉间已频遭龙卷风光顾。谢凯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本不关心什么全球气候变暖。他觉得那是政府和专家们应该考虑的事情,但是现实却在活生生地教育着他。
远远地,刚转入回家的街道,就看到他家的房子变了模样。难道路冲的房子就是为了能远远看到自己房子的惨样吗?

他家的房子比一路上见到的任何一幢都更惨。房顶没有了,房顶不仅是沥青瓦片掀掉了,连木板都刮跑了,只剩下木方龙骨,就像一座还没完工的新房。车库门也没有了,太太停在里面的车被砸得面目全非。

这就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吗?
来到门前,他下了车,呆呆地站在残破的房子前面,内心充满了愤懑与无奈。随后他拔足就跑,飞快冲进家门。还好,孩子还在学校,而屋顶被刮飞响声大作时,太太躲进了即将完工的地下室。

该死的龙卷风,该死的气候变暖!京都议定书难道只是一张废纸吗?
他对面色苍白的太太说:我们家成危房了,不能待了,赶紧到外面去!
太太说:我已经打了911,消防车很快会来。现在出去会不会有危险?
危险?方才进门的时候,谢凯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现在着实有些后怕。出门的时候他警惕起来,伸手护着太太的脑袋。
几个邻居纷纷围拢过来,表示着同情,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还有人提醒他们赶快报保险。谢凯顿时觉得心中温暖了许多,这就是人情味吧。

“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这是一句歌词吗?谢凯不清楚,但他心中唱出了这一句。
保险公司很快做出了合理的赔付,并在房子翻建好之前,给他们租了临时房子。这让他们的经济损失降到了最低,但情感上遭受的冲击却难以抹去。

租住的房子小了,一家人有了更多的共处机会。跟女儿一起玩的时间增加了,家里多了一些温馨和吵吵闹闹,第二个小生命也让太太肚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他们相互安慰鼓励,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日子。

新房终于建好了,外墙贴上了石块,而不是先前的砖块。女儿长大了一岁,她还记得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只是已经知道那石墙其实就是薄薄的一层,与以前的砖墙没有本质的区别。这是爸爸跟她讲的,爸爸说省里的建筑标准如果不更改的话,房子的抗风能力不会提高。而各大保险公司已经把他们居住的城市列入龙卷风通道,大幅提高了保费。

打开新房的门,他们瞬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厨房的岛台上,摆放着一束鲜花,有百合、鸢尾和满天星。房子的结构也略有变动,从里到外都与以前不一样了,他们仔细打量着每个角落,每处细节,觉得每一寸都是如此美好。谢凯不由叹服,人家专业的做工确实比自己好。

太太拿出钢卷尺,开始合计家具的摆放位置。因为不便弯腰,不时需要女儿和他的帮助。晚上他们在全新的厨房里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餐桌上谢凯感慨了一句:终于过去了!

小刘和老马一帮朋友在微信群里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房子比以前那幢更好。可是谢凯却不这么想,他总觉得第一栋房子才是他的家。家不仅仅是一处建筑,更是情感的归属。

有人替他惋惜那个马上就要完工的地下室,说他有了经验,再装修一个会很快。他却说,房间够用了,不会再折腾了。很快,他在网上登出广告,低价出售了那些他曾非常喜欢的工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加拿大四季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