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班主任老师

作者:拜友弘诗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韩愈在其著名的文章《师说》中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有诗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百年来,人们把教师比作春蚕,蜡 烛,在她们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又有多少人成为栋梁之材!老师是我们最尊敬的人。而班主任老师更是我们最熟悉、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人之一。


我上中学的第二年换了新班主任,名字叫富魏,是一位三十几岁的女老师。身材矮小且瘦弱,可是眼睛里总是透露出炯炯有神的目光,说话干净利索,行动风风火火,使我们这些学生感到敬畏和仰慕。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富老师给我们讲解现代散文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其文章一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被人们称为”最可爱的人”。富老师的讲解感情丰富、感人至深,特别是她用魏巍的原文结束了这次课程“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令人震撼,至今还回味无穷。
     
时间长了,特别是富老师去世以后,我们对她更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富老师的家境、经历和身上的那么多光环,更是让我们敬佩不已。
      
富老师二十岁刚过就从教师学校毕业,开始了教师生涯,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她大女儿患小儿麻痹天生瘫痪,又中年丧夫,其中一位优秀的女儿又在她晚年因病去世。可以说她历尽了人间最悲痛的苦难。可是她从来没有畏惧过,始终以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
      
以下是富巍老师自述(编辑节选):“我叫富巍,1960年入党,曾是开原市第三中学和开原市职教中心的教师。退休以后曾担任铁岭市关工委和开原市关工委的德育报告员,开原市扶贫助学协会的党支部书记。在几十载的教学生涯里,我就像燃烧的蜡烛和吐丝的春蚕,站在三尺讲台上,甘做辛勤园丁,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同时我也见证了数千名学生的茁壮成长,得到了学生们不负青春韶华,为国建功立业的慰藉和回报。退休以后我义务担当关工委德育报告员,13年中走遍开原20个乡镇街道,深入城乡146 所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程4万余里,作报告600多场,听众达35万人次。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待扬鞭自奋蹄。追梦路上艰难坎坷,困难重重,有来自家人的反对、身体的不适,还有环境的艰辛和社会部分人的不理解,可是在我的心中始终是坚守梦想,健步前行,用自己坚定的信心和坚实的步伐走好逐梦之路。十几年来,我还坚持为灾区和困难学生捐钱、捐物,帮她们解燃眉之急,累计捐款3万余元。多年来各级组织授予我各种奖项30余次,主要获得1964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中国网事感动2014年网络人物、辽宁省第七届道德模范、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报告员等等。这十几年来,我作为一个古稀、耄耋老人,始终坚持为培育下一代尽心竭力,初心不改担使命,蜡烛不高尽点燃。育人,是我毕生奋斗的梦想;奉献,才是我人生最美的夕阳。”
      
令我最感动的是富老师的临终遗言,她在弥留之际嘱咐其儿女,“她逝世以后的消息只通知单位领导,不通知任何学生,不开追悼会。”,一点麻烦学生们送她最后一程的要求也没有。
      
2019年我回国去看望她,老人家还特意赠送一本她保留的《中国现代散文集》给我,非常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每当我看到这本书,就更加想念我的的老师。老师八十大寿的时候我给老师写了一首七律,祝贺老师八十华诞。
    
我的班主任富魏老师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楷模。
   

七律  颂老师八十华诞

2017-7-24

躬耕教育六十载,
桃李芬芳遍地开。
三尺讲坛倾血热,
八厘粉笔染髫白。

桑榆暮景霞多彩,
德劭年高爱满怀。
坦荡胸襟心态悦,
福如东海耄耋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加拿大四季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