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凤凰欲投胎

刚踏进兔年新春,多伦多下起了一场大雪,自然令人想起李白的《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我伫立在客厅的窗前,静静地观赏雪景。不一会儿,太太冷不防冒出一句:“这么大的雪,如果来一碗滚热的的猪肚鸡就好了。”今晚原来准备清蒸“走地鸡”,怎么又馋起“猪肚鸡”了呢?我似乎有些不解。

第一次知道“猪肚鸡”,还是三年多前──我跟随太太回广州省亲。那日傍晚,路过“花园酒店”附近的一家餐馆,见到招牌第一行写着“猪肚鸡”三个大字,感到纳闷,脱口而出:“猪肚和鸡,风马牛不相及,怎么就成了一道菜呢?”

太太说,这道客家菜征服了无数广东人的胃,它的香味独特,吃一次会留下永久的记忆,只要一想到就睡不着觉。经她这般夸张的介绍,瞬息刺激了我的味蕾,跃跃欲试。

走进餐厅,年轻的女服务员带我们入座。由于时间尚早,我们成了晚餐的第一桌客人。中年经理马上跑过来,亲自给我们斟茶。我们点了招牌菜“猪肚鸡”,还外加了一个蔬菜,他说足够两人吃了。

等餐的时候,经理说这道菜还有一个美名,叫做“凤凰投胎”。广东人以鸡为凤,不足为奇;而将猪肚比喻为“胎”,真是形象到极致。相传在清朝,宜妃刚生完太子,因为宜妃有胃病,产后身体虚弱,乾隆吩咐御膳房炖补品给宜妃吃,可是她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凤体日渐消瘦。宫里的太医想尽办法做种种名贵补品给宜妃吃,还是无济于事。乾隆召集太医和御膳房,把旨意传下去,无论用何办法,都要医治宜妃的病。御膳房想到“药补不如食补”的方法,于是把民间传统坐月子吃鸡汤的做法加以改良,把鸡放进猪肚里加上名贵药材炖汤,宜妃吃后果然胃口大开,经过一段时间饮食调理,宜妃的胃病已痊愈而且肤色也红润有光泽,美艳动人。这道菜不仅去病强体,也有养生保健之功效,从此乾隆把这道菜叫做“凤凰投胎”,就是现在的猪肚鸡,便从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一根烟的功夫,一个大砂锅端上桌,香味扑鼻而来,顿时食欲大开。定神一瞧,锅中间是一大团被撑满的猪肚,仿如小胎儿;汤水白如牛奶,上面漂着几颗红枣、十几粒枸杞,还有两三根绿芫荽做点缀,色泽诱人。

女服务员拿起剪刀,对着猪肚轻轻地一碰,一只小鸡露了出来。这时,我才真正领会“凤凰投胎”的意思,更添几分活色生香。服务员麻利地把鸡、猪肚分别斩成小件,迅速离去,让我们慢慢享用。

我俩迫不及待地开吃起来。先尝汤,味道浓香鲜甜,肉鲜伴随着药材味和白胡椒香气,几口喝下去,暖意通遍周身每一个细胞。再试肉,鸡肉鲜嫩而不烂,猪肚脆爽有嚼劲。

因为热气沸腾,我们还点了冰冻啤酒降火。一顿美餐下来,齿颊留香,真是不枉此行。再次证明,食在广州名不虚传……

窗外雪落无声,天地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我号称“半个食家、半个厨师”,不妨新春搞搞新意思,再说冰柜内有现成的猪肚,那是我一个月前做冷盆时多买了一只。太太经我这么一说,顿时喜逐颜开。

我马上将猪肚拿出,放入冷水中化冰。这道菜,清洗猪肚也是关键步骤。还好上次已完全处理过猪肚,变得干净无异味了。要说清洗猪肚,那可是有一点儿技术含量的:先用粗盐加面粉涂抹猪肚,反覆揉搓,去除杂质和黏液,三分钟后冲水洗净;再用白醋将猪肚揉搓三分钟;最后将猪肚放进开水中煮三分钟捞起,用剪刀再次刮掉残留的肥油。

趁猪肚化冰之际,我上网看了几则视频,及时向广东大厨偷师,来个现买现卖。一道纯正的猪肚鸡,胡椒味要浓郁。据《本草纲目》记载,胡椒有温中下气、和胃、止呕功效。猪肚鸡主要针对中气不足、消化不良等,具有健脾、暖胃和排毒的功效。

先把白胡椒放到锅里,用小火慢炒,炒到胡椒爆开,有香味即可。把鸡塞进猪肚后,再塞胡椒、红枣和枸杞。把猪肚开口的部位,前后都用棉线扎紧。在进锅之前,用牙签在猪肚上戳几个洞。把猪肚放到大砂锅里,加入剩下的胡椒,加入几片姜片,倒满冷水。

对于烹饪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火候,火候不仅关系到食物的生熟问题,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菜肴的色香味形,正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火。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阐明:“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可见,厨师能正确掌握火候且用心掌控,那就基本上掌握了烹调规律。

大火煮开猪肚鸡,继续煮五分钟。然后转中小火继续炖,保持水刚好沸腾的状态。炖大概两小时,用筷子戳一下,能轻松戳进猪肚跟鸡肉就证明可以出锅了。如果用的猪肚比较大,那就需要多炖半小时左右。猪肚非常的韧,如果炖的时间不够就不好吃。

大功告成,我的猪肚鸡处女作出锅了。太太喝了一口汤,竖起了大拇指。我又将猪肚、鸡斩件后放入汤中,继续煲五分钟,再上桌,汤的味道更增添了肉的鲜味,太太频频叫好,说可以打九十分,把我给乐坏了。

看她狼吞虎咽的样子,我终于明白,那是一种极度思乡的表情。游子思乡往往是具体的,是由故乡的一草一木所触发的,有时就是一份焦圈配豆汁,有时就是一包城隍庙的五香豆。此时此刻,她的思乡则是一碗梦中的“凤凰投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加拿大四季诗社